书架
重生之科技洪流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5章 知识型社会的基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就连繁星软件公司和积木软件公司都知道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目前这件事情在国内造成的热度有多高了。

  既然天问大学已经开始准备这个项目了,那自己这边也不能掉链子,也需要做一些安排,不然时间就有点紧张了。

  于是赵一干脆直接打了一个电话给北极星公司,让他们生产10台智能超级计算机,用来进行初步的框架搭建工作。

  其实目前还用不上这么多超级计算机,因为初期并没有多少可以模拟和运算的项目,大部分算力只是维持初级人工智能的运行需要。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只需要一两台智能超级计算机就足以运行,他之所以一下子定这么多,主要的目的还是不确定已有基础可能成果是否过多。

  根据规划,前期主要是对人类这几百年来诞生的基础科研成果做录入工作,这项工作的运算消耗目前还不是很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录入,不做模拟运算的话,其实也用不上多少算力,但是这种情况不能够很好的检测短板和缺陷到底在哪里。

  也就是说,即使是在项目初期,地球模拟器也需要时时刻刻对已有成果进行模拟运算,以便发现问题,然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

  当然,如果更高级一点,那就是对缺陷处进行模拟推演了,这消耗的算力和需要的技术水平就要高得多了,至少目前赵一没有打算这么做。

  一是数据资料相差越大,消耗的运算力也就越多,甚至到了得不偿失的地步,初期进行这项工作没有太大的必要性。

  二是资料相差太大,推测出来的难度和准确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很可能还会将思路引向歧途,造成更大的损失。

  最主要的是,赵一初期不打算过多的介入其中,而是想要看看国内的科研实力如何,通过这个项目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判断。

  由于国内科研单位数量众多,人员规模庞大,具体实力到底如何,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的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即使有相关统计也只是瞎子摸象,看不清全貌。

  而地球模拟器项目就不同了,由于涉及的科学分类众多,合作的范围非常广泛,按照子项目种类和子项目的研究进度,可以较为清晰的做出一个判断。

  等得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论之后,赵一或者是国家就可以有意识的将一些资源倾斜到薄弱环节,补齐这些短板,这对于我国的科学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这边的情况看了差不多,各项工作进度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火力系统短板补齐之后,速度会更加快速一些,整体质量也能够有较高的保证。

  至于海军军事装备的情况,赵一也不打算过去了,他通过一些报表文件,大致也了解了一下,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进展都较之前提高了一些。

  随后赵一又和这边的军方住派人员见了一次面,详细的说明了一下和军方密切合作的意愿,特别是在新装备的实测上面,希望军方提供一定的帮助。

  这些都是应有之意,毕竟这些装备未来还是要军方来采购,至于满意不满意,当然是需要军方自己来测试了,华夏军事工业公司自己测试的数据只能是作为一个参考。

  而且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只是一家科研生产单位,很可能有一些细节上面考虑不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需要后续根据军方的实际测试来做一些调整。

  根据军方住派人员的说法,军方会在近期安排时间对华夏军事工业公司已经完成度比较高的军事装备做实测,以便提供修改意见。

  对于军方来说,当然是军事装备越先进越好,这样他们的战斗力能够大幅度提高,伤亡情况也能够大幅度减少,所以他们对这些合作都是比较积极的。

  结束了这边的考察之后,赵一看了看时间,已经到了傍晚时分,于是就在这边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才动身前往九江。

  他第一站来到的则是聆讯科技公司,而不是其他互联网公司,除了他之前没有来过之外,还有就是这边可以给他带来较多的经济收入。

  这不是赵一一切向钱看,而是实在是手头有点紧,现阶段能够给他大规模提供资金的产业不多了,聆讯科技公司算是其中之一了。

  虽然目前聆讯科技公司无法达到万亿元的级别,但是潜力确实很大,并且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一定的规模。

  如果发展的顺利的话,以及随着互联网兴起,未来聆讯科技公司的创收能力不下于雅黛公司,而且提供的就业人员规模更加庞大。

  至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想要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且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他不停的补贴资金进来,以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

  之前没过来这边,不知道他们原来的办公场所怎么样,不过这次过来,他们的总部已经建设完成了一部分,还有其他的建筑在陆续的施工当中。

  由于聆讯科技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客服服务,虽然上马了智能客服系统,但是未来的员工人数不会少多少,所以总部建设的规模并不小。

  当然,也没有华龙服饰公司等其他公司那么夸张,那边完全是按照CBD的规模建设的,而这边只需要容纳一定的办公人员就可以了,至于附属设施并不多。

  不管未来九江的发展如何,当时相比起那些沿海一线城市肯定还是有些差距,不管是政策上还是区位优势上都要差点意思。

  所以这边的办公楼的建设以自用为主,短期内想要出租的可能性比较低,而且初期的互联网企业数量肯定会比较少,没有太多第三方企业前来入驻。

  而且聆讯科技公司未来也不会将所有的客服服务都放到这一处,而是准备在全国几个内陆城市建设几个客服服务中心。

  按照赵一的想法,聆讯科技公司未来的员工人数达到百万级别就是极限了,再多的员工数量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一是太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