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是按比例还是按分数招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量多少并不着急,智能教师足够完成所有教学工作,甚至比有的教师还要做的出色,这从全国的各个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
整体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薪资就需要付费1000亿元左右,学生的营养午餐标准已经是1块钱,每年光是这一项,就耗资1000亿元出头。
加上学校硬件设施维护和教学设施维护等,这方面每年需要花费1000亿元,这么一算,光是义务教育阶段就需要花费至少3000万元左右的资金。
加上这两年为了让高校能够接纳更多的大学生,中国教育公司需要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让他们扩建校园,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等等。
所以在学生培养经费上面给予很高的标准,平均每位高等院校学生给予了每年10万元的资金,在这方面每年需要花费1200多万元。
其实在常规教育上面是不需要如此高的标准,按照现在的高等教育内容来看,平均每位学生的培养成本大约在1万元。
之所以提到这么高,一方面是中国教育公司手里确实有钱,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这些高等院校做好软硬件方面的工作,为后续大规模招收学生创造条件。
事实上就算是如此,中国教育公司手里还剩下几百亿元的资金,为了花掉这些资金,中国教育公司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校服文具等额外的支出。
说实话,他其实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从中国教育公司身上赚钱,虽然之前就投入了几千亿元资金用于学校建设,但是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收回成本。
虽然这么做是合理合法的,毕竟合同里面就这么规定了,但是事实上,以我国的情况来看,他如果这么做了别人挑不出来理,但是道德上面就有点丢分了。
他已经是国内最有钱的人了,还要从教育资金上面扣钱到自己的口袋里,这让一些人对他肯定有看法,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不要赚这个钱为好。
甚至不仅不赚钱,而且还要向里面贴不少的资金,主要是用于新的学校建设,这个是和中国房屋公司的城市建设计划同步的。
中国房屋公司在新城设计规划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些学校、养老院、医院等公共设施给考虑进去了,而且是按照可以容纳的总人口规模分布的。
按照中国房屋公司的规划,今后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能够在城市里面落脚,那么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不需要什么户口等限制。
其他两项也是一样的,这些都是百姓的基本权利,不应该区分彼此,所以在这些设施的建设上面耗资巨大,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医药公司的补贴。
其实中国医疗公司也是处于盈利阶段,不过这些盈利有一部分是需要用于新医院的建设,和新学校的建设是一样的,是为了配合新城建设的需要。
反正中国房屋公司是不可能掏钱给这些福利机构的,新城里面的公共福利机构的建设都是需要相关单位自己掏钱建设和管理。
而养老院规模不是特别的大,至少在市中心不会很大,将来养老院建设大部分会被安排在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区周边,那里的空气质量肯定比城里要好。
更重要的是,周边的土地价值肯定不会有城市里面的土地价值高,没有必要扎堆放在城区,而且周边地区还能够划到更大的土地面积,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
所以说,教育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无底洞,就看你做到什么程度,之前其实硬件上还是过得去的,毕竟在这方面投资规模摆在那里。
但是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是要逐一完善的,而想要完善这些东西,花钱就是必然的,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公司都是出于亏损状态。
就如会议上面,中国教育公司总裁王怀军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就是今后只按照比例招收高中毕业生吗?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根据目前全国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成绩来看,如果还是按照40%的招生比例,就有很多人才是浪费的。
由于智能教师的出色教学以及课后辅导工作,加上高中阶段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只要能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进入到书本知识里面,成绩就不会太差。
加上智力牛奶的作用逐渐显现,学生的智商普遍都较高,就算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比前世要难一些,也阻挡不住更多的学生成绩提上来。
根据王怀军的汇报,高中阶段的学生各科成绩平均分数达到了92分,这个可是非常的恐怖,以这个分数,按照前世的标准,人人都可以上985学校了。
现在就是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比例招收,必然会导致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够上大学,而这些学生其实也具备成材的基础,未来很可能会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如果不按照比例招收学生的话,那么就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投入更多的资金,而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成本无疑比义务教育阶段要高的多。
如果不按照比例,只是按照成绩划分招收标准,例如凡是平均分数达到90分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录取通知书,那么高等教育资源就无法支撑得起这样规模的学生数量。
而且国家也没有如此多的资金用于招收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但是如果就这么放弃,是不是存在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
更好重要的,还是在于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是社会人才的选拔,还是回归到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别说是王怀军了,就是赵一看到这些数据,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如果按照比例招收,那么就算是这些学生再优秀,也和大学教育无缘。
而我国目前的人才晋升通道里面,高考考上好大学是最重要的一个,那么前面的学生那么努力的意义何在,这就是常说的内卷问题。
如果赵一没有什么大的理想,自然也就不用这么纠结,反正以目前的高校资源来看,是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规模,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
但是前面他对老人讲过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想要再进一步,就只能是建设知识性社会。
而知识性社会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性公民,而以比例招生高中学生,必然是和这个相违背的,还是会形成一个明显的阶级性社会。
而阶级性社会的存在,其实就是知识性社会的最大障碍,这就涉及到阶级维护的问题,必然导致知识性社会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反而出现严重的内卷,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只能“躺平”。
其实赵一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未来的道路将往哪儿走,是继续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还是必须要进行另一场大的社会改革,实现跨越式进步。
现在他手里的机器人都出来了,普通的劳动力的出路在哪里,反正这种简单的劳动未来肯定是不存在的,甚至绝大部分岗位都可以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作。
这还是初级人工智能在背后发挥的作用,等到中级人工智能出来之后,甚至很多创造性岗位都可以有人工智能来代替,不说比人做得好,至少两者基本上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现在的生产关系还有没有必要存在下去,赵一其实在这个问题纠结了很久,虽然有点头绪,但是具体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量多少并不着急,智能教师足够完成所有教学工作,甚至比有的教师还要做的出色,这从全国的各个课程的成绩分布情况就可以看得出来。
整体上,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薪资就需要付费1000亿元左右,学生的营养午餐标准已经是1块钱,每年光是这一项,就耗资1000亿元出头。
加上学校硬件设施维护和教学设施维护等,这方面每年需要花费1000亿元,这么一算,光是义务教育阶段就需要花费至少3000万元左右的资金。
加上这两年为了让高校能够接纳更多的大学生,中国教育公司需要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让他们扩建校园,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等等。
所以在学生培养经费上面给予很高的标准,平均每位高等院校学生给予了每年10万元的资金,在这方面每年需要花费1200多万元。
其实在常规教育上面是不需要如此高的标准,按照现在的高等教育内容来看,平均每位学生的培养成本大约在1万元。
之所以提到这么高,一方面是中国教育公司手里确实有钱,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这些高等院校做好软硬件方面的工作,为后续大规模招收学生创造条件。
事实上就算是如此,中国教育公司手里还剩下几百亿元的资金,为了花掉这些资金,中国教育公司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校服文具等额外的支出。
说实话,他其实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从中国教育公司身上赚钱,虽然之前就投入了几千亿元资金用于学校建设,但是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收回成本。
虽然这么做是合理合法的,毕竟合同里面就这么规定了,但是事实上,以我国的情况来看,他如果这么做了别人挑不出来理,但是道德上面就有点丢分了。
他已经是国内最有钱的人了,还要从教育资金上面扣钱到自己的口袋里,这让一些人对他肯定有看法,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不要赚这个钱为好。
甚至不仅不赚钱,而且还要向里面贴不少的资金,主要是用于新的学校建设,这个是和中国房屋公司的城市建设计划同步的。
中国房屋公司在新城设计规划的时候,就已经将这些学校、养老院、医院等公共设施给考虑进去了,而且是按照可以容纳的总人口规模分布的。
按照中国房屋公司的规划,今后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能够在城市里面落脚,那么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不需要什么户口等限制。
其他两项也是一样的,这些都是百姓的基本权利,不应该区分彼此,所以在这些设施的建设上面耗资巨大,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国医药公司的补贴。
其实中国医疗公司也是处于盈利阶段,不过这些盈利有一部分是需要用于新医院的建设,和新学校的建设是一样的,是为了配合新城建设的需要。
反正中国房屋公司是不可能掏钱给这些福利机构的,新城里面的公共福利机构的建设都是需要相关单位自己掏钱建设和管理。
而养老院规模不是特别的大,至少在市中心不会很大,将来养老院建设大部分会被安排在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区周边,那里的空气质量肯定比城里要好。
更重要的是,周边的土地价值肯定不会有城市里面的土地价值高,没有必要扎堆放在城区,而且周边地区还能够划到更大的土地面积,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
所以说,教育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无底洞,就看你做到什么程度,之前其实硬件上还是过得去的,毕竟在这方面投资规模摆在那里。
但是在很多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是要逐一完善的,而想要完善这些东西,花钱就是必然的,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公司都是出于亏损状态。
就如会议上面,中国教育公司总裁王怀军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就是今后只按照比例招收高中毕业生吗?
之所以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根据目前全国高中教育阶段学生的成绩来看,如果还是按照40%的招生比例,就有很多人才是浪费的。
由于智能教师的出色教学以及课后辅导工作,加上高中阶段学生心智逐渐成熟,只要能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进入到书本知识里面,成绩就不会太差。
加上智力牛奶的作用逐渐显现,学生的智商普遍都较高,就算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比前世要难一些,也阻挡不住更多的学生成绩提上来。
根据王怀军的汇报,高中阶段的学生各科成绩平均分数达到了92分,这个可是非常的恐怖,以这个分数,按照前世的标准,人人都可以上985学校了。
现在就是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比例招收,必然会导致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够上大学,而这些学生其实也具备成材的基础,未来很可能会给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但是如果不按照比例招收学生的话,那么就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投入更多的资金,而高等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成本无疑比义务教育阶段要高的多。
如果不按照比例,只是按照成绩划分招收标准,例如凡是平均分数达到90分以上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录取通知书,那么高等教育资源就无法支撑得起这样规模的学生数量。
而且国家也没有如此多的资金用于招收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但是如果就这么放弃,是不是存在严重的人才资源浪费?
更好重要的,还是在于教育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是社会人才的选拔,还是回归到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别说是王怀军了,就是赵一看到这些数据,也不知道是喜还是忧,如果按照比例招收,那么就算是这些学生再优秀,也和大学教育无缘。
而我国目前的人才晋升通道里面,高考考上好大学是最重要的一个,那么前面的学生那么努力的意义何在,这就是常说的内卷问题。
如果赵一没有什么大的理想,自然也就不用这么纠结,反正以目前的高校资源来看,是不足以支撑这样的规模,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考虑的。
但是前面他对老人讲过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以我国目前的工业实力和经济实力,想要再进一步,就只能是建设知识性社会。
而知识性社会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有足够的知识性公民,而以比例招生高中学生,必然是和这个相违背的,还是会形成一个明显的阶级性社会。
而阶级性社会的存在,其实就是知识性社会的最大障碍,这就涉及到阶级维护的问题,必然导致知识性社会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反而出现严重的内卷,导致很大一部分人只能“躺平”。
其实赵一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未来的道路将往哪儿走,是继续沿着目前的道路走下去,还是必须要进行另一场大的社会改革,实现跨越式进步。
现在他手里的机器人都出来了,普通的劳动力的出路在哪里,反正这种简单的劳动未来肯定是不存在的,甚至绝大部分岗位都可以使用机器人代替工作。
这还是初级人工智能在背后发挥的作用,等到中级人工智能出来之后,甚至很多创造性岗位都可以有人工智能来代替,不说比人做得好,至少两者基本上处于一个水平线上。
那么现在的生产关系还有没有必要存在下去,赵一其实在这个问题纠结了很久,虽然有点头绪,但是具体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