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姑侄神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南都,钟山山顶。
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曾有卜者预言:此地有天子气。
于是,华夏国的那一位始皇帝,专程巡游至此,堑山引流、断岗埋金,以泄王气。
然而,任你机关算尽,天命却依然不可违背。随后的两千年里,有九个朝代,都在此定都——当然,哪怕是到了现在,某些正权到底算不算“朝代”,依然还有争议;不过,这个就不重要了,说成八个或者十个,也丝毫无损于南都这个城市,在华夏国的特殊地位。
尤其是现在——枢机堂镇守京师,而六部居于南都。
而钟山,正是华夏国礼部部长、那位春官大人李丽娟的居所。
新华夏十二大奇观之一的“雾山云顶”,也正在此处。
所谓雾山,说的是这一整座钟山山峰,都被片片雾气所遮蔽;而所谓云顶,则说的是钟山山顶,都被朵朵白云所笼罩。这上层的云,和下层的雾,不飘不荡、常年不散,但却又在时时刻刻都变幻成各式各样、极其美观且绝不重复的模样。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的是那位“华夏国女流双壁”之一的李部长,用了阴阳家邹衍的手段,引来南都的天子气护身;于是逢凶化吉、百毒不侵。
“护身”只是一种春秋笔法,大家其实真正想说的,是“引天子气为己用”!
这不,人家已经马上要进枢机堂,任次席枢机了!
变幻无常的云雾、关于天子气的传说、以及居住在这里的人……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是以,华夏国内的诸多艺术家们,十之七八,都常年汇聚在山脚下的玄武湖上;仰首看山,激发灵感。
哪怕除了这云和雾,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
然而,从这钟山山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玄武湖上的一切。
“大姑妈,那些文待诏、画待诏们,又开始在湖上吟诗作画,盼着你能看他们一眼了呢。”
说出这句话的,是那位被李丽娟部长叫做“三儿”的小姑娘。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是这位“三儿”暗中搞鬼,或者说明着拉票……总之,她如愿以偿地,把最后那个极其尖锐的问题,丢给了明永健。
幸好,明永健回答得体,才避免了一场可大可小的冲突。
而明察秋毫的李丽娟部长,当场就抓住了她,还以“做媒”为由,把她拉来自家,住了一晚。
整个晚上,姑侄二人说了不少的闲话,直到很晚才睡着。是以,当她们起床后,就看到了玄武湖上,乌篷点点、人声鼎沸的这一幕。
母星,是不允许无业者居留的;而艺术家们,却都是所谓的“自由职业者”;然而,人类,尤其是母星上的人类,又离不开他们创作出来的艺术品——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
在英伦以及其他国家,大多采用“挂名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南都,钟山山顶。
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曾有卜者预言:此地有天子气。
于是,华夏国的那一位始皇帝,专程巡游至此,堑山引流、断岗埋金,以泄王气。
然而,任你机关算尽,天命却依然不可违背。随后的两千年里,有九个朝代,都在此定都——当然,哪怕是到了现在,某些正权到底算不算“朝代”,依然还有争议;不过,这个就不重要了,说成八个或者十个,也丝毫无损于南都这个城市,在华夏国的特殊地位。
尤其是现在——枢机堂镇守京师,而六部居于南都。
而钟山,正是华夏国礼部部长、那位春官大人李丽娟的居所。
新华夏十二大奇观之一的“雾山云顶”,也正在此处。
所谓雾山,说的是这一整座钟山山峰,都被片片雾气所遮蔽;而所谓云顶,则说的是钟山山顶,都被朵朵白云所笼罩。这上层的云,和下层的雾,不飘不荡、常年不散,但却又在时时刻刻都变幻成各式各样、极其美观且绝不重复的模样。
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的是那位“华夏国女流双壁”之一的李部长,用了阴阳家邹衍的手段,引来南都的天子气护身;于是逢凶化吉、百毒不侵。
“护身”只是一种春秋笔法,大家其实真正想说的,是“引天子气为己用”!
这不,人家已经马上要进枢机堂,任次席枢机了!
变幻无常的云雾、关于天子气的传说、以及居住在这里的人……这其中的任何一条,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是以,华夏国内的诸多艺术家们,十之七八,都常年汇聚在山脚下的玄武湖上;仰首看山,激发灵感。
哪怕除了这云和雾,他们什么都看不到。
**********
然而,从这钟山山顶,却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玄武湖上的一切。
“大姑妈,那些文待诏、画待诏们,又开始在湖上吟诗作画,盼着你能看他们一眼了呢。”
说出这句话的,是那位被李丽娟部长叫做“三儿”的小姑娘。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是这位“三儿”暗中搞鬼,或者说明着拉票……总之,她如愿以偿地,把最后那个极其尖锐的问题,丢给了明永健。
幸好,明永健回答得体,才避免了一场可大可小的冲突。
而明察秋毫的李丽娟部长,当场就抓住了她,还以“做媒”为由,把她拉来自家,住了一晚。
整个晚上,姑侄二人说了不少的闲话,直到很晚才睡着。是以,当她们起床后,就看到了玄武湖上,乌篷点点、人声鼎沸的这一幕。
母星,是不允许无业者居留的;而艺术家们,却都是所谓的“自由职业者”;然而,人类,尤其是母星上的人类,又离不开他们创作出来的艺术品——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
在英伦以及其他国家,大多采用“挂名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让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