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冲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想一下便知道,这个时代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公元157年,东汉人口达五千六百余万,但是,公元260-28o年之时,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总和却只有七百六十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哪怕加上一些未经登记造册的“黑户”,三国的人口总和,恐怕也不会超过一千万。
这是多么惊人的两组数字,究竟要怎样的天灾与人祸才会致使人口锐减到如此程度?
天灾,人祸,瘟疫,昏君,枭雄,此乃致使人口锐减的主要诱因。
身处惶惶大势之中,李杨只能随波逐流。
李杨并非没想过出海之事,但是这个时代的工艺,根本造不出支持远航的海船,这个时代的船只,顶多只能在近海逛逛,走的稍微远一些,便会被海浪击沉,甚至于击得粉碎。
至于避世之说,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汉末三国时期,因兵祸而导致的瘟疫远比兵祸要可怕的多。
据不完全统计,仅204年至219年,短短十五年的时间,便有至少两千万人死于瘟疫,据说疾病的元凶为:流行性出血热(瘟疫的一种)。
汉末有建安七子,他们分别为:孔融、王粲、阮瑀、徐干、陈琳、应玚、刘桢,除了孔融被杀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阮瑀病逝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其余五人,皆因瘟疫而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
贵为建安七子亦未能幸免于瘟疫,李杨又怎敢存侥幸之心?
李杨决定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逢乱世,岂能无权?乱世之中,拳头才是硬道理。
伟人有一句话说的十分有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
若无兵无权,哪怕贵为皇帝,人家亦不会正眼看你一眼。
李杨暗暗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早戡平内乱,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自打李杨做出决定的那天起,李虎与韩豹便已被李杨单方面的选定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首先,李虎与韩豹是自己的至亲,值得信赖。
其次,李虎与韩豹年纪尚小,有很强的可塑性,李杨相信,假以时日之后,二人定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成为自己的助力。
正因为此,李杨才会由着他们胡闹,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想一下便知道,这个时代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公元157年,东汉人口达五千六百余万,但是,公元260-28o年之时,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总和却只有七百六十余万,不及原来的七分之一,哪怕加上一些未经登记造册的“黑户”,三国的人口总和,恐怕也不会超过一千万。
这是多么惊人的两组数字,究竟要怎样的天灾与人祸才会致使人口锐减到如此程度?
天灾,人祸,瘟疫,昏君,枭雄,此乃致使人口锐减的主要诱因。
身处惶惶大势之中,李杨只能随波逐流。
李杨并非没想过出海之事,但是这个时代的工艺,根本造不出支持远航的海船,这个时代的船只,顶多只能在近海逛逛,走的稍微远一些,便会被海浪击沉,甚至于击得粉碎。
至于避世之说,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汉末三国时期,因兵祸而导致的瘟疫远比兵祸要可怕的多。
据不完全统计,仅204年至219年,短短十五年的时间,便有至少两千万人死于瘟疫,据说疾病的元凶为:流行性出血热(瘟疫的一种)。
汉末有建安七子,他们分别为:孔融、王粲、阮瑀、徐干、陈琳、应玚、刘桢,除了孔融被杀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阮瑀病逝于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其余五人,皆因瘟疫而死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
贵为建安七子亦未能幸免于瘟疫,李杨又怎敢存侥幸之心?
李杨决定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生逢乱世,岂能无权?乱世之中,拳头才是硬道理。
伟人有一句话说的十分有道理:枪杆子里出政权。
若无兵无权,哪怕贵为皇帝,人家亦不会正眼看你一眼。
李杨暗暗发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早戡平内乱,还天下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自打李杨做出决定的那天起,李虎与韩豹便已被李杨单方面的选定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首先,李虎与韩豹是自己的至亲,值得信赖。
其次,李虎与韩豹年纪尚小,有很强的可塑性,李杨相信,假以时日之后,二人定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成为自己的助力。
正因为此,李杨才会由着他们胡闹,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