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九章 鬼谷门人(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一方面要处理政务,另一方面还要为自己的称王典礼作准备。主要是预先彩排几次,才好做到在正式的典礼时不会出大错。虽然高原知道称王的礼仪十分复杂,但并没有一个正观的认识,而只到这时才知道,确实是太麻烦了。
首先是称王所用的物品,其中包括高原的冕旒冠,王服、玉带、鞋履、佩剑等等,都是按一定的规格尺寸制度,还有妻妾们所用的后冠,王服等等,都是各有定制,半点都马虎不得。
除此之外,还有高原乘座的马车、拉车的马匹、麾盖、执式、随行的甲士,所用的武器,旗帜等等,因为君王的座车都是四马挽乘,马匹的毛色、体形都要求一致,因此高原的座骑赤龙显然不能做为挽乘的马匹,而随行的甲士也同样要求高矮相当,保证在行进当中整齐一致。
另外整个典礼的程序多达五十多道,而且规据颇多,就连步伐的长短,步子的数量都有详细的要求,几乎都赶上了后世大阅兵的标准。在第一次彩排的时候,就让高原感觉得处处别扭,不厌其烦,后来在高原的强行要求之下,总算是删掉了十余项并不太重要的程序,也将一些要求得过于细致的细节全部都无视掉。
结果差一点气得主持高原称王大典的儒家学者田子方撂挑孑不干了,因为儒家是最看重这些礼仪,毎一项程序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有根有据,有道理有来历,不是敬畏上天,就是尊崇先祖,那能像高原这样,随意删减。
不过高原也是寸步不让,田子方如果不干算了,大不了换人,实在不行就让淳于博顶上来,自己的岳父大人总不会为这些繁文缛节和自己过不去吧。
而在高原的强硬要求下,田子方也只能屈服,虽然高原对诸孑百家都持一视同仁的态度,任其在代郡自由讲学收徒育人,并且也仿校稷下学宫,开设了太学院,只是国力有限,规模远不及稷下学宫那么大。
田孑方本来是赵国的儒学大家,在赵国颇有名望,赵国灭亡之后,他随赵国世族逃到了代郡,在高原入主代郡之后,邀请他在太学院中教学,并且成为代郡地区儒家的头号学者。
但儒家的影响力在代郡并不大,因为高原实行的治国理念和秦国相似,都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导,只是在俱体的手段上要比秦国温和一些,因此在代郡还有儒家的一席之地,并没有像秦国那样,彻底无儒。
而田子方自然不甘心儒家被法家压倒,因此在代郡极力要扩大儒家的影响力,这一次能够主持高原的称王大典,对儒家来说,自然是一个扩大影响力的大好机会,田子方自然不想轻易的放过,如果因为这些事情而失去这个任务,实在是得不偿思,结果田孑方也不得不在仪式程序上向高原做出妥协。其实儒家学者也并不是真的都顽固不化,有不少人其实还是十分变通。
第(3/3)页
,一方面要处理政务,另一方面还要为自己的称王典礼作准备。主要是预先彩排几次,才好做到在正式的典礼时不会出大错。虽然高原知道称王的礼仪十分复杂,但并没有一个正观的认识,而只到这时才知道,确实是太麻烦了。
首先是称王所用的物品,其中包括高原的冕旒冠,王服、玉带、鞋履、佩剑等等,都是按一定的规格尺寸制度,还有妻妾们所用的后冠,王服等等,都是各有定制,半点都马虎不得。
除此之外,还有高原乘座的马车、拉车的马匹、麾盖、执式、随行的甲士,所用的武器,旗帜等等,因为君王的座车都是四马挽乘,马匹的毛色、体形都要求一致,因此高原的座骑赤龙显然不能做为挽乘的马匹,而随行的甲士也同样要求高矮相当,保证在行进当中整齐一致。
另外整个典礼的程序多达五十多道,而且规据颇多,就连步伐的长短,步子的数量都有详细的要求,几乎都赶上了后世大阅兵的标准。在第一次彩排的时候,就让高原感觉得处处别扭,不厌其烦,后来在高原的强行要求之下,总算是删掉了十余项并不太重要的程序,也将一些要求得过于细致的细节全部都无视掉。
结果差一点气得主持高原称王大典的儒家学者田子方撂挑孑不干了,因为儒家是最看重这些礼仪,毎一项程序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且有根有据,有道理有来历,不是敬畏上天,就是尊崇先祖,那能像高原这样,随意删减。
不过高原也是寸步不让,田子方如果不干算了,大不了换人,实在不行就让淳于博顶上来,自己的岳父大人总不会为这些繁文缛节和自己过不去吧。
而在高原的强硬要求下,田子方也只能屈服,虽然高原对诸孑百家都持一视同仁的态度,任其在代郡自由讲学收徒育人,并且也仿校稷下学宫,开设了太学院,只是国力有限,规模远不及稷下学宫那么大。
田孑方本来是赵国的儒学大家,在赵国颇有名望,赵国灭亡之后,他随赵国世族逃到了代郡,在高原入主代郡之后,邀请他在太学院中教学,并且成为代郡地区儒家的头号学者。
但儒家的影响力在代郡并不大,因为高原实行的治国理念和秦国相似,都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导,只是在俱体的手段上要比秦国温和一些,因此在代郡还有儒家的一席之地,并没有像秦国那样,彻底无儒。
而田子方自然不甘心儒家被法家压倒,因此在代郡极力要扩大儒家的影响力,这一次能够主持高原的称王大典,对儒家来说,自然是一个扩大影响力的大好机会,田子方自然不想轻易的放过,如果因为这些事情而失去这个任务,实在是得不偿思,结果田孑方也不得不在仪式程序上向高原做出妥协。其实儒家学者也并不是真的都顽固不化,有不少人其实还是十分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