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海捞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不堪一击。而且,那些水寇其实都出自于内陆的湖泊,鱼米之乡,尤其是东南省份的税收重地,也因此,历朝历代的水军实力都非常薄弱。更遑论涉及遥远的海洋了。
草原大漠、浩瀚海洋,都是汉人政权所不能企及的。就算是唐宗宋祖,也不曾在上面有所作为。
想起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金兀术的火箭,一望无际的海水,走投无路的绝境,掉下去便是尸骨无存。就为了一个秦大王,值得如此劳师动众?
他权衡一下,结论是否定的。就算要捉拿秦大王,也必须等他在陆上横行的时候。只要他不公然造反,自己也犯不着去招惹他,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赵德基反复权衡之后,推开军事奏折,但是另一些奏折却更令他烦心。有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弹劾秦桧的同时,又提出当年岳鹏举冤案,要赵德基重新考虑。当然,他们都彻底归罪于秦桧,而天子,不过是受到“蒙骗”而已,天子无罪。要在往时,他们是不敢上这样的奏折的,这次,趁秦桧生病,想趁机绊倒。
赵德基此时正想找到秦桧的把柄,但这个“把柄”却显然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对岳鹏举当年的三声“来世必杀赵德基”所惧怕,多次噩梦中醒来,不是岳鹏举就是花溶,这对索命的夫妻。他一想到岳鹏举,比对秦桧更憎恨,岂能轻易为他恢复名号?
他越看越是闹心,将奏折一把扔在地上,却不解气,又冲上去用脚践踏几下,恨不得把这几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杀了。但是,自从岳鹏举事件后,他已经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若是杀了这些谏言的御史,反倒成全了他们忠义的美名,也就是从侧面显示了自己的无道昏君。他不愿意再成全这些“忠臣”所以更多的时候,便乐意遵守当年宋太祖不杀大臣和上书者的誓约,扮演一个宽大为怀的角色。
他发泄一阵,看到岳鹏举的名字,自然不得不想起花溶。心里也在奇怪,这个女人的命怎么这么硬?为什么浪迹天涯许多年,竟然还是不死?
他也因之,对她更是好奇。
这时,他听得恭敬的脚步声,是两个孩子,敲门进来,双双跪下,口称:“儿臣向父皇请安。”
这二人年岁相当,能力相当,是他从赵氏宗族里领养的,是他的祖先宋太祖的嫡系子孙。宋太祖“烛影斧声”事件里被弟弟赵光义害死,从此,赵氏江山便全是赵光义这一系的天下。到赵德基时,靖康大难,父兄全部成为阶下囚,他又绝了后,因缘际会,竟然只能从幸存的太祖一系去领养继承人了。
这两个孩子,他将从中选择一个作为继承人。一人由吴金奴抚养,一人由张莺莺抚养。
二人跪在地上,一起叩头叫他“父皇”,他敷衍地答应一声,漫不经意地看了二人一眼。对这两个领养的“儿子”,他从来激不起任何的父子亲情,相反,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厌恶和憎恨。无他,若不是多事的大臣们一再谏议,他是决不可能这么快就去领养的。他总幻想着,自己还能生儿子。当然,他的幻想来自于,也许那个女人还没死。他总认为,若她肯委身于自己,是必定能生下儿子的。
当然,他自己也知道这个想法是很荒唐的。她若再出现在自己面前,必定是杀自己的时候。他非常清楚。
他忽然生出一计,想利用秦桧的病情施展一个诱饵。那是一种君王的好奇心和天生的自大的心理——这个女人,一定会上当!一定会!
若是她,她必定会卷土重来。
更重要的是,他很好奇,她究竟变成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不堪一击。而且,那些水寇其实都出自于内陆的湖泊,鱼米之乡,尤其是东南省份的税收重地,也因此,历朝历代的水军实力都非常薄弱。更遑论涉及遥远的海洋了。
草原大漠、浩瀚海洋,都是汉人政权所不能企及的。就算是唐宗宋祖,也不曾在上面有所作为。
想起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海战,金兀术的火箭,一望无际的海水,走投无路的绝境,掉下去便是尸骨无存。就为了一个秦大王,值得如此劳师动众?
他权衡一下,结论是否定的。就算要捉拿秦大王,也必须等他在陆上横行的时候。只要他不公然造反,自己也犯不着去招惹他,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赵德基反复权衡之后,推开军事奏折,但是另一些奏折却更令他烦心。有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弹劾秦桧的同时,又提出当年岳鹏举冤案,要赵德基重新考虑。当然,他们都彻底归罪于秦桧,而天子,不过是受到“蒙骗”而已,天子无罪。要在往时,他们是不敢上这样的奏折的,这次,趁秦桧生病,想趁机绊倒。
赵德基此时正想找到秦桧的把柄,但这个“把柄”却显然不符合他的心意。他对岳鹏举当年的三声“来世必杀赵德基”所惧怕,多次噩梦中醒来,不是岳鹏举就是花溶,这对索命的夫妻。他一想到岳鹏举,比对秦桧更憎恨,岂能轻易为他恢复名号?
他越看越是闹心,将奏折一把扔在地上,却不解气,又冲上去用脚践踏几下,恨不得把这几个不知好歹的家伙杀了。但是,自从岳鹏举事件后,他已经明白一个道理,自己若是杀了这些谏言的御史,反倒成全了他们忠义的美名,也就是从侧面显示了自己的无道昏君。他不愿意再成全这些“忠臣”所以更多的时候,便乐意遵守当年宋太祖不杀大臣和上书者的誓约,扮演一个宽大为怀的角色。
他发泄一阵,看到岳鹏举的名字,自然不得不想起花溶。心里也在奇怪,这个女人的命怎么这么硬?为什么浪迹天涯许多年,竟然还是不死?
他也因之,对她更是好奇。
这时,他听得恭敬的脚步声,是两个孩子,敲门进来,双双跪下,口称:“儿臣向父皇请安。”
这二人年岁相当,能力相当,是他从赵氏宗族里领养的,是他的祖先宋太祖的嫡系子孙。宋太祖“烛影斧声”事件里被弟弟赵光义害死,从此,赵氏江山便全是赵光义这一系的天下。到赵德基时,靖康大难,父兄全部成为阶下囚,他又绝了后,因缘际会,竟然只能从幸存的太祖一系去领养继承人了。
这两个孩子,他将从中选择一个作为继承人。一人由吴金奴抚养,一人由张莺莺抚养。
二人跪在地上,一起叩头叫他“父皇”,他敷衍地答应一声,漫不经意地看了二人一眼。对这两个领养的“儿子”,他从来激不起任何的父子亲情,相反,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厌恶和憎恨。无他,若不是多事的大臣们一再谏议,他是决不可能这么快就去领养的。他总幻想着,自己还能生儿子。当然,他的幻想来自于,也许那个女人还没死。他总认为,若她肯委身于自己,是必定能生下儿子的。
当然,他自己也知道这个想法是很荒唐的。她若再出现在自己面前,必定是杀自己的时候。他非常清楚。
他忽然生出一计,想利用秦桧的病情施展一个诱饵。那是一种君王的好奇心和天生的自大的心理——这个女人,一定会上当!一定会!
若是她,她必定会卷土重来。
更重要的是,他很好奇,她究竟变成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