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陷,第33集团军张自忠部被迫向汉水撤退设防,以阻击西犯的日军。44岁的卢作孚乘飞机再次匆匆赶往宜昌,他凌空俯视破碎的祖国山河,看着公路上那些扶老携幼的难民和溃退的军队,心情万般沉重。
大江东流,飞机西行。
秋日那阴霾的天空令人窒息,飞机降落在宜昌机场。卢作孚上了中型吉普车,汽车飞驶,直奔城区。卢作孚坐在前座,他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地将军,而等待他的却是比指挥千军万马更为险恶的一场大仗。来机场接他的童少生和朱正汉坐在后座。
汽车开进满目疮痍的宜昌小城后不得不减速,在惶惑的人群和杂乱的物质中缓缓行驶。穿长衫的先生、着旗袍的女人、白发的老者、待哺的幼童、满身血垢的伤兵,挤满了大街小巷,行李满地。
童少生说:“卢总,这是从各地撤退下来的难民和伤兵,有三万多人,房屋早已住满,只好露宿街头。”
卢作孚道:“少生,我们得尽快将他们后撤!”
汽车沿了临江街缓行,眉头紧锁的卢作孚看见街下方的轮船售票处黑压压挤满了人,都争先恐后往用厚木板加牢的售票窗口挤。有的惊惶者就压在人头上、肩头上往前爬,喊叫声、怒骂声、哭泣声被江风断续传来。卢作孚长叹,起眼看见远处江边堆满的物资,股股江涛扑打江岸,大有欲将这些物资卷入江中之势。
卢作孚体谅人们此时此刻的惊惶,由于担心敌机空袭和进攻,都争先购买船票,想要尽快离开这里。这些众多的人员,还有近十万吨物质都十万火急等待西撤。啷个办?他一筹莫展。从宜昌进川走陆路吧,没有铁路,不通公路,山荒路险,店少人稀,暴雨烈日,仆仆风尘,较之舟行则劳逸顿殊矣。惟一的只有走水路,然川江天险,滩多流急,船只太少。如何才能够尽快地将这些人员和物资运走?
船,轮船!这是惟一的运输工具!养“兵”千日,终用“兵”一时。
中型吉普车驶到大江边停住,卢作孚、童少生、朱正汉下车来。
从大雪山呼啸而来的万里长江夹杂着泥沙、倒映着翠峰、冲撞着巨石滚滚东去。卢作孚目视大江,心中哀然。离开武汉前,他在江边看流水时,心涌大波,这水流变缓的大江啊,极不情愿地接纳了中国民众的血泪、呐喊和悲愤。
眼前,这宜昌江岸也是一片萧杀之气。
卢作孚沿江岸走,看着堆积如山的仪器、设备,心中骇然。几乎全中国的兵工器材、航空器材、轻重工业器材都集中在了这里,这些物质重要至极,是国家之宝,是国家仅存的一点儿元气,一旦遭受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可是,以民生公司目前的运力,要将这么多物资运往重庆至少得需时一年。他清楚,长江水道的船行季节,以旧历五、六、七、八月为大水期,十二月、正月为枯水期,惟二、四月及九、十、十一月水流平缓,最得行舟。眼下已经接近枯水期,轮船能够通过长江上游中水位的时间只有40天了,否则就进不去了;加之敌人的进犯,可真是燃眉之急!
早已经谋划并实施了撤退工作的他,还是叉腰仰天长叹,要在40天里把眼前这些物资和人员运走,难,太难了。
卢作孚不乘车,领了童少生、朱正汉登上码头石梯,沿街走。
临近码头的街区人流如潮,阵阵童声传来,一群保育员带领着上千名难童走过来。保育员和难童们都疲乏极了,院长叫孩童们就地休息。喊叫、嬉笑、哭泣的孩童们就坐满了街区,保育员们格外忙碌。
边走边谋思撤运计划的卢作孚看见了这些难童,就想起“战时儿童保育会宜昌接运站”给他的那封急信,从衣兜里掏出来看:“兹因时局益紧,空袭频仍,本站滞留宜昌儿童尚有千余之多,早经蒋夫人向各方呼吁,请于协助。风闻军事当局以时局紧张,拟将船只加以统制之说,果属确实,则千余难童均将无从运送。素仰次长热心公益,拯救难黎极具热忱,用特函请次长查明,准予商饬航政当局,在每次船只上驶时,酌予加运难童若干名,俾千余难童得达安全区域,皆次长之赐也。临颖不胜迫切待命之至,此上卢次长钧鉴。并颂公绥!”
又看了一遍这函件,卢作孚心里不平静。为这千余难童而心疼、心急,也为那一纸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而愤然。那命令称:“为统一调配运力,便利抗战运输,民生公司必须把全部船只交给军政部,由其直辖的船舶运输司令部掌管。”他反复权衡,倘如把民生公司交给军政部管理有利于国家、民众和战争,是可以执行这命令的。假如是以国难当头为借口,欲兼并、整垮一个民营企业则是万不能执行的。要知道,指挥一支船队和指挥一支军队不同,船舶的使用、调度最有经验的莫过于轮船公司自身。将此前民生公司自愿承运变为硬性派差,就可能出现置航运规律于不顾的军事强迫命令,结果将是杀鸡取卵。将造成闲置、浪费大量运力,于平时,此举绝非合理,于战时会贻误战机,酿成大错。他据理陈述不能执行此命令的理由,军政部张何应钦拿不准,呈报了在武汉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对卢作孚摊手道,这件事情得要委员长定夺。
何应钦这么说了,卢作孚就去面见蒋介石。穿长衫的蒋介石在官邸接见了他。战事十分吃紧,蒋也知道,此时此刻的船运尤其重要,卢作孚是其重要角色。
“作孚呀,7月30号,陈诚给我呈报来电文,要我手谕你卢次长派专轮两艘,专航宜昌至巴东航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1938年10月25日武汉失陷,第33集团军张自忠部被迫向汉水撤退设防,以阻击西犯的日军。44岁的卢作孚乘飞机再次匆匆赶往宜昌,他凌空俯视破碎的祖国山河,看着公路上那些扶老携幼的难民和溃退的军队,心情万般沉重。
大江东流,飞机西行。
秋日那阴霾的天空令人窒息,飞机降落在宜昌机场。卢作孚上了中型吉普车,汽车飞驶,直奔城区。卢作孚坐在前座,他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战地将军,而等待他的却是比指挥千军万马更为险恶的一场大仗。来机场接他的童少生和朱正汉坐在后座。
汽车开进满目疮痍的宜昌小城后不得不减速,在惶惑的人群和杂乱的物质中缓缓行驶。穿长衫的先生、着旗袍的女人、白发的老者、待哺的幼童、满身血垢的伤兵,挤满了大街小巷,行李满地。
童少生说:“卢总,这是从各地撤退下来的难民和伤兵,有三万多人,房屋早已住满,只好露宿街头。”
卢作孚道:“少生,我们得尽快将他们后撤!”
汽车沿了临江街缓行,眉头紧锁的卢作孚看见街下方的轮船售票处黑压压挤满了人,都争先恐后往用厚木板加牢的售票窗口挤。有的惊惶者就压在人头上、肩头上往前爬,喊叫声、怒骂声、哭泣声被江风断续传来。卢作孚长叹,起眼看见远处江边堆满的物资,股股江涛扑打江岸,大有欲将这些物资卷入江中之势。
卢作孚体谅人们此时此刻的惊惶,由于担心敌机空袭和进攻,都争先购买船票,想要尽快离开这里。这些众多的人员,还有近十万吨物质都十万火急等待西撤。啷个办?他一筹莫展。从宜昌进川走陆路吧,没有铁路,不通公路,山荒路险,店少人稀,暴雨烈日,仆仆风尘,较之舟行则劳逸顿殊矣。惟一的只有走水路,然川江天险,滩多流急,船只太少。如何才能够尽快地将这些人员和物资运走?
船,轮船!这是惟一的运输工具!养“兵”千日,终用“兵”一时。
中型吉普车驶到大江边停住,卢作孚、童少生、朱正汉下车来。
从大雪山呼啸而来的万里长江夹杂着泥沙、倒映着翠峰、冲撞着巨石滚滚东去。卢作孚目视大江,心中哀然。离开武汉前,他在江边看流水时,心涌大波,这水流变缓的大江啊,极不情愿地接纳了中国民众的血泪、呐喊和悲愤。
眼前,这宜昌江岸也是一片萧杀之气。
卢作孚沿江岸走,看着堆积如山的仪器、设备,心中骇然。几乎全中国的兵工器材、航空器材、轻重工业器材都集中在了这里,这些物质重要至极,是国家之宝,是国家仅存的一点儿元气,一旦遭受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可是,以民生公司目前的运力,要将这么多物资运往重庆至少得需时一年。他清楚,长江水道的船行季节,以旧历五、六、七、八月为大水期,十二月、正月为枯水期,惟二、四月及九、十、十一月水流平缓,最得行舟。眼下已经接近枯水期,轮船能够通过长江上游中水位的时间只有40天了,否则就进不去了;加之敌人的进犯,可真是燃眉之急!
早已经谋划并实施了撤退工作的他,还是叉腰仰天长叹,要在40天里把眼前这些物资和人员运走,难,太难了。
卢作孚不乘车,领了童少生、朱正汉登上码头石梯,沿街走。
临近码头的街区人流如潮,阵阵童声传来,一群保育员带领着上千名难童走过来。保育员和难童们都疲乏极了,院长叫孩童们就地休息。喊叫、嬉笑、哭泣的孩童们就坐满了街区,保育员们格外忙碌。
边走边谋思撤运计划的卢作孚看见了这些难童,就想起“战时儿童保育会宜昌接运站”给他的那封急信,从衣兜里掏出来看:“兹因时局益紧,空袭频仍,本站滞留宜昌儿童尚有千余之多,早经蒋夫人向各方呼吁,请于协助。风闻军事当局以时局紧张,拟将船只加以统制之说,果属确实,则千余难童均将无从运送。素仰次长热心公益,拯救难黎极具热忱,用特函请次长查明,准予商饬航政当局,在每次船只上驶时,酌予加运难童若干名,俾千余难童得达安全区域,皆次长之赐也。临颖不胜迫切待命之至,此上卢次长钧鉴。并颂公绥!”
又看了一遍这函件,卢作孚心里不平静。为这千余难童而心疼、心急,也为那一纸军事委员会的命令而愤然。那命令称:“为统一调配运力,便利抗战运输,民生公司必须把全部船只交给军政部,由其直辖的船舶运输司令部掌管。”他反复权衡,倘如把民生公司交给军政部管理有利于国家、民众和战争,是可以执行这命令的。假如是以国难当头为借口,欲兼并、整垮一个民营企业则是万不能执行的。要知道,指挥一支船队和指挥一支军队不同,船舶的使用、调度最有经验的莫过于轮船公司自身。将此前民生公司自愿承运变为硬性派差,就可能出现置航运规律于不顾的军事强迫命令,结果将是杀鸡取卵。将造成闲置、浪费大量运力,于平时,此举绝非合理,于战时会贻误战机,酿成大错。他据理陈述不能执行此命令的理由,军政部张何应钦拿不准,呈报了在武汉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对卢作孚摊手道,这件事情得要委员长定夺。
何应钦这么说了,卢作孚就去面见蒋介石。穿长衫的蒋介石在官邸接见了他。战事十分吃紧,蒋也知道,此时此刻的船运尤其重要,卢作孚是其重要角色。
“作孚呀,7月30号,陈诚给我呈报来电文,要我手谕你卢次长派专轮两艘,专航宜昌至巴东航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