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改变那结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当时大胜,举国欢庆,燕安王一行被押解入京。
谋逆罪的下场,可想而知。
抄家是必然,燕安王府被撤,财富充入国库。燕安王一脉直系全被砍头。旁亲也皆流放岭南,永不得回京。就连嫁人多年的长宁郡主也自缢了。
据说燕安王被砍头前仰天长啸,义正辞严。
说他能做的都做了,他全力抗敌,鞠躬尽瘁。他为了打消皇室疑虑,把唯一的嫡子送入京城,却害死了儿子。是他对不起儿子!他确实有愧先祖。却不是因为造反,而是因为没能完成先祖宏愿,没能彻底赶跑鞑子,更遗憾在位者其心不正,被利益蒙蔽双眼,终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大周将败!国运将衰!时局将乱!百姓将苦!……
无人知晓那是预言还是诅咒,但却莫名烙在了不少人心中……
那一日京城大暴雨。
然而纵是滂沱大雨,洗刷着污秽,可空气里却始终弥漫了一丝血腥。一连多日,皆是不散。
荣安记得,因为爹立了大功,那段日子,朱永昊还留宿她宫中好几次。他每回都喝不少,让荣安赞他,让內侍夸他,他就爱听对他的歌功颂德词。
他说他盼了多年,筹划了多年的计划,终于实现了。从今往后,他的政绩又多了一笔。他要成为千古明帝,他要永载史册!
然而如此喜庆境遇下,朱永昊半夜却总不踏实。屋中必须点灯,枕边必须放刀,睡前必须喝安神汤。但纵是这般,他一夜都要醒上多回。
当时的荣安只是以为他殚精竭虑,对他心疼照拂,此刻想起却又是别一番滋味……他是恐惧心虚啊!
燕安王被剿灭后,虞博鸿留在了燕地两年多的时间,重新编制和整顿地方军。期间他也与鞑子有过几次交锋,然而他虽想打,可对方却都是试探性的交锋。
燕安之地平稳,加之朱永昊作为皇帝的疑心病又开始发作,他开始不放心虞博鸿了。
虞家兵权越来越大,又是外戚,这些让能力平平,但心高气傲的朱永昊有些忧心。于是虞博鸿被调回了京城。燕安地,则被朱永昊的娘家舅舅颜岑接管。
然而没多久,燕安地开始不太平。
鞑子屡屡南下,刚开始还有些顾忌,在发现颜岑虽名号响亮是老牌勋贵家出身,但纸上谈兵能力远强于征战之力后,自然无所畏惧。在一次偷袭中,鞑子直接活捉了颜岑,并一口气南压百里地。
大周好不容易平定了燕安地,声威正是如日中天,哪容贼子如何挑衅。朱永昊对鞑子宣战,并集结了三十万兵力,宣布御驾亲征。随后,他带着多年拥戴他的朱永霖及一众心腹,意气风发北上了。
虞博鸿求请陪同,朱永昊非但拒绝,还调走了他的几乎所有兵权。
然而,对敌情认识不足,判断有误;对自己期望过高,能力有限;对刚结束燕安王战事此刻再起硝烟时机不对这一现状认识不清;再加上急于求成,兵力,武器和物资的补给不足……本以为以十倍兵力战之,可以速战速决。
可战争才开始了两个多月,周军便被拖住了。对方人数虽少,但对方老道的骑兵相对于周军的步兵,灵活机动,优势明显。再有地形上,习惯上和对周人的了解上的经验优势,对方几乎是一打一个准。
整个大周都被拖进了战争的泥沼。所有的物资和银钱都源源不断流入了大战的无底洞……
开战的第四个月,朱永昊中了埋伏,若不是一众死士相护,连包围圈都出不来。好不容易返回大营后,他将大军暂时交到了朱永霖手上。
朱永霖拍胸保证一定拼尽全力阻挡鞑军,毁灭鞑军。朱永昊伤重,急急回朝,抵京抢救了半年,最终一命呜呼。
荣华成了太后,荣安成了太妃,新皇登基。
但新皇年纪小,权力暂被架空,一切政务由内阁处理,太后过目。
而北地又是经过半年战乱,周军不但负多胜少,死伤无数,朱永霖还屡屡被敌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当时大胜,举国欢庆,燕安王一行被押解入京。
谋逆罪的下场,可想而知。
抄家是必然,燕安王府被撤,财富充入国库。燕安王一脉直系全被砍头。旁亲也皆流放岭南,永不得回京。就连嫁人多年的长宁郡主也自缢了。
据说燕安王被砍头前仰天长啸,义正辞严。
说他能做的都做了,他全力抗敌,鞠躬尽瘁。他为了打消皇室疑虑,把唯一的嫡子送入京城,却害死了儿子。是他对不起儿子!他确实有愧先祖。却不是因为造反,而是因为没能完成先祖宏愿,没能彻底赶跑鞑子,更遗憾在位者其心不正,被利益蒙蔽双眼,终有一天会自食恶果。大周将败!国运将衰!时局将乱!百姓将苦!……
无人知晓那是预言还是诅咒,但却莫名烙在了不少人心中……
那一日京城大暴雨。
然而纵是滂沱大雨,洗刷着污秽,可空气里却始终弥漫了一丝血腥。一连多日,皆是不散。
荣安记得,因为爹立了大功,那段日子,朱永昊还留宿她宫中好几次。他每回都喝不少,让荣安赞他,让內侍夸他,他就爱听对他的歌功颂德词。
他说他盼了多年,筹划了多年的计划,终于实现了。从今往后,他的政绩又多了一笔。他要成为千古明帝,他要永载史册!
然而如此喜庆境遇下,朱永昊半夜却总不踏实。屋中必须点灯,枕边必须放刀,睡前必须喝安神汤。但纵是这般,他一夜都要醒上多回。
当时的荣安只是以为他殚精竭虑,对他心疼照拂,此刻想起却又是别一番滋味……他是恐惧心虚啊!
燕安王被剿灭后,虞博鸿留在了燕地两年多的时间,重新编制和整顿地方军。期间他也与鞑子有过几次交锋,然而他虽想打,可对方却都是试探性的交锋。
燕安之地平稳,加之朱永昊作为皇帝的疑心病又开始发作,他开始不放心虞博鸿了。
虞家兵权越来越大,又是外戚,这些让能力平平,但心高气傲的朱永昊有些忧心。于是虞博鸿被调回了京城。燕安地,则被朱永昊的娘家舅舅颜岑接管。
然而没多久,燕安地开始不太平。
鞑子屡屡南下,刚开始还有些顾忌,在发现颜岑虽名号响亮是老牌勋贵家出身,但纸上谈兵能力远强于征战之力后,自然无所畏惧。在一次偷袭中,鞑子直接活捉了颜岑,并一口气南压百里地。
大周好不容易平定了燕安地,声威正是如日中天,哪容贼子如何挑衅。朱永昊对鞑子宣战,并集结了三十万兵力,宣布御驾亲征。随后,他带着多年拥戴他的朱永霖及一众心腹,意气风发北上了。
虞博鸿求请陪同,朱永昊非但拒绝,还调走了他的几乎所有兵权。
然而,对敌情认识不足,判断有误;对自己期望过高,能力有限;对刚结束燕安王战事此刻再起硝烟时机不对这一现状认识不清;再加上急于求成,兵力,武器和物资的补给不足……本以为以十倍兵力战之,可以速战速决。
可战争才开始了两个多月,周军便被拖住了。对方人数虽少,但对方老道的骑兵相对于周军的步兵,灵活机动,优势明显。再有地形上,习惯上和对周人的了解上的经验优势,对方几乎是一打一个准。
整个大周都被拖进了战争的泥沼。所有的物资和银钱都源源不断流入了大战的无底洞……
开战的第四个月,朱永昊中了埋伏,若不是一众死士相护,连包围圈都出不来。好不容易返回大营后,他将大军暂时交到了朱永霖手上。
朱永霖拍胸保证一定拼尽全力阻挡鞑军,毁灭鞑军。朱永昊伤重,急急回朝,抵京抢救了半年,最终一命呜呼。
荣华成了太后,荣安成了太妃,新皇登基。
但新皇年纪小,权力暂被架空,一切政务由内阁处理,太后过目。
而北地又是经过半年战乱,周军不但负多胜少,死伤无数,朱永霖还屡屡被敌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