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敢为天下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张永越念,越是心死。
却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逼着自己念道:“科学院者,置两大学士,下置侍学学士、侍读学士,再置各科侍读、侍学、修撰、编修等员若干,辖典簿厅、待诏厅、科学馆等。今朕开此先河,为天下计有,特颁此诏,以期明定国是,钦哉,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呼……
终于……念完了。
朱厚照已是眉开眼笑,仿佛完成了人间的大事。
却见张永又没有了动静,便朝张永咧嘴道:“授印,授印!”
张永才想起来,忙道:“来,将陛下的学印赐太子与方都尉。”
身后,一个宦官苍白着脸,战战兢兢的抬着一个红绸盖着的托盘上前。
朱厚照又笑开了脸,道了一声谢恩,起身接过了托盘,取出一枚比巴掌还大的硕大学印,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哈……这印竟这么大,父皇知我也。”
方继藩好不容易的忍下了翻白眼的冲动,心里想,你一个官职这么多字,这印小了,字刻得下吗。
他还在为暂不都督四海,亦不可经略四海的逗比大学士而懊恼。
这一次伤心了,他只想做一个学士啊,这前头的废话,不是狗尾续貂吗?
宦官又传给方继藩一个大印,这印也是挺大的,很沉,双手才能抱起,因为……刻的字也很多。
而在身后,无数的师生们,顿时哗然了。
置科学院,一切都和翰林院等同。
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翰林院之所以被人尊敬,除了入翰林者,多是有为的进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作为秘书机构,他们距离权力的中心最近。
他们不但有机会接触宫中,甚至还有建言献策的权力。
皇帝不可能全知全能,许多决策,都需先询问扈从左右的翰林官,翰林官,则用自己的博学,给皇帝提供建议,而这些建议,是可以直接影响决策的。
这圣心独断,固是一念之间,可谁能影响圣心呢?
难道,将来陛下……还要随时询问工学生、医学生、算学生对策?
倘若如此,岂不是……大有可为?
这是何其的荣耀,又是何等的重担啊。
许多人的心里,都不免生出扬眉吐气之感。
能入西山书院,学习各科学问的人,固然有其兴趣和使命感,他们只觉得,四书五经之学,难以切合实际,可靠着热情去学习,远远及不上那些凭借利益和地位去学习的人。
因为热情会有消退的一日,可利益和身份的不同,才是恒远之事。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里的读书,对于士大夫们而言,这里头的读书,可没有将西山书院各科的书计算在内。
因为这里头的书,只有一种,那便是四书五经之学。
因而这各科,哪怕也是学习,也是读书,可对于许多人而言,依旧还属于下品末流之学,是被人所轻视的。
可现在,有了科学院,这科学院甚至在未来,可以和翰林院一争长短,甚至也有了可供皇帝咨询,提供建言,利用他们各科所长,影响国家大策的机会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张永越念,越是心死。
却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逼着自己念道:“科学院者,置两大学士,下置侍学学士、侍读学士,再置各科侍读、侍学、修撰、编修等员若干,辖典簿厅、待诏厅、科学馆等。今朕开此先河,为天下计有,特颁此诏,以期明定国是,钦哉,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
呼……
终于……念完了。
朱厚照已是眉开眼笑,仿佛完成了人间的大事。
却见张永又没有了动静,便朝张永咧嘴道:“授印,授印!”
张永才想起来,忙道:“来,将陛下的学印赐太子与方都尉。”
身后,一个宦官苍白着脸,战战兢兢的抬着一个红绸盖着的托盘上前。
朱厚照又笑开了脸,道了一声谢恩,起身接过了托盘,取出一枚比巴掌还大的硕大学印,忍不住大笑道:“哈哈哈哈……这印竟这么大,父皇知我也。”
方继藩好不容易的忍下了翻白眼的冲动,心里想,你一个官职这么多字,这印小了,字刻得下吗。
他还在为暂不都督四海,亦不可经略四海的逗比大学士而懊恼。
这一次伤心了,他只想做一个学士啊,这前头的废话,不是狗尾续貂吗?
宦官又传给方继藩一个大印,这印也是挺大的,很沉,双手才能抱起,因为……刻的字也很多。
而在身后,无数的师生们,顿时哗然了。
置科学院,一切都和翰林院等同。
这是何等的荣耀啊。
翰林院之所以被人尊敬,除了入翰林者,多是有为的进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作为秘书机构,他们距离权力的中心最近。
他们不但有机会接触宫中,甚至还有建言献策的权力。
皇帝不可能全知全能,许多决策,都需先询问扈从左右的翰林官,翰林官,则用自己的博学,给皇帝提供建议,而这些建议,是可以直接影响决策的。
这圣心独断,固是一念之间,可谁能影响圣心呢?
难道,将来陛下……还要随时询问工学生、医学生、算学生对策?
倘若如此,岂不是……大有可为?
这是何其的荣耀,又是何等的重担啊。
许多人的心里,都不免生出扬眉吐气之感。
能入西山书院,学习各科学问的人,固然有其兴趣和使命感,他们只觉得,四书五经之学,难以切合实际,可靠着热情去学习,远远及不上那些凭借利益和地位去学习的人。
因为热情会有消退的一日,可利益和身份的不同,才是恒远之事。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里的读书,对于士大夫们而言,这里头的读书,可没有将西山书院各科的书计算在内。
因为这里头的书,只有一种,那便是四书五经之学。
因而这各科,哪怕也是学习,也是读书,可对于许多人而言,依旧还属于下品末流之学,是被人所轻视的。
可现在,有了科学院,这科学院甚至在未来,可以和翰林院一争长短,甚至也有了可供皇帝咨询,提供建言,利用他们各科所长,影响国家大策的机会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