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天崩地裂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奏,因事态紧急……多有失礼。”
弘治皇帝刚刚稳住了朱厚照和方继藩,却见刘健三人面色沉重,心里想,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便道:“但说无妨。”
“陛下,臣这里,刚刚收到了寿宁侯和建昌伯的奏疏,还请陛下过目。”
弘治皇帝心里想,寿宁侯和建昌伯,这两个家伙,能捅什么篓子?
弘治皇帝觉得好笑:“取来朕看看。”
朱厚照满脸好奇,也想知道,奏疏之中,所奏的是什么。
只有方继藩,一副淡然处之的样子。
萧敬取了奏疏,送至弘治皇帝面前,弘治皇帝打开,低头一看。
心里……顿时有一种RI了狗的感觉。
召天下宗室至京……
至京……
这两兄弟,写的可谓是声情并茂,什么宗室骨肉分离,兄弟和叔侄不能相见云云。
意思只有一个,宗室们盼着和陛下待在一起,很久很久了,这是人伦之情,应该把他们全部召来,这样他们就可以隔三差五见到陛下,仰沐圣恩。
甚至举例,宗室有不少的亲王、郡王、辅国将军,英年早逝,这是为啥?这是因为他们孤单寂寞,郁郁所致。
不但如此,他们还引用了求索期刊中一篇论文,《心病论》中的一些观点,认为失去了亲族之间的人伦之乐,容易早逝。
弘治皇帝看得眼睛都直了,他一脸诧异的抬头,很是茫然。
下意识的,他目光放在方继藩身上:“方卿家,这是怎么回事?”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啊。
前些日子,自己冒出了这么个念头,想要借此削藩,转过头,张家兄弟就上奏了,若说和方继藩没关系,那就有鬼了。
方继藩忙是矢口否认。
这是大事啊,我方继藩还不能死,我要留着有用之身,不过……张家兄弟动作也太快了吧。
几日之前,他们花费重金,买下了几百套宅子,明明现在的宅邸,涨的还算愉快,这倒好了,他们转过头,就下一剂猛药啊。
方继藩还以为,这两个家伙,至少还需一年半载之后才上奏,这才几日……
方继藩立即道:“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弘治皇帝敲了敲案牍:“张氏兄弟,两位国舅,上奏请召宗室入京。”
“呀。”方继藩更是诧异:“陛下,这和微臣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啊,两位国舅,一向对我有所成见,历来和儿臣,水火不容,这是天下皆知的事。”
弘治皇帝:“……”
刘健却是痛心疾首起来。
“此事,关系重大啊,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宗室的问题,就绝不允许外姓议论,此后,到了文皇帝时,文皇帝尚且对宗室小心应对。百三十年来,朝廷对于宗室的问题,可谓是慎之又慎。今日……两位国舅上奏,定会引发哗然,不但宗室疑心,忧心忡忡,只怕满朝也要哗然。老臣之所以认为,此事事关重大,这是因为,上奏之人,不是别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奏,因事态紧急……多有失礼。”
弘治皇帝刚刚稳住了朱厚照和方继藩,却见刘健三人面色沉重,心里想,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便道:“但说无妨。”
“陛下,臣这里,刚刚收到了寿宁侯和建昌伯的奏疏,还请陛下过目。”
弘治皇帝心里想,寿宁侯和建昌伯,这两个家伙,能捅什么篓子?
弘治皇帝觉得好笑:“取来朕看看。”
朱厚照满脸好奇,也想知道,奏疏之中,所奏的是什么。
只有方继藩,一副淡然处之的样子。
萧敬取了奏疏,送至弘治皇帝面前,弘治皇帝打开,低头一看。
心里……顿时有一种RI了狗的感觉。
召天下宗室至京……
至京……
这两兄弟,写的可谓是声情并茂,什么宗室骨肉分离,兄弟和叔侄不能相见云云。
意思只有一个,宗室们盼着和陛下待在一起,很久很久了,这是人伦之情,应该把他们全部召来,这样他们就可以隔三差五见到陛下,仰沐圣恩。
甚至举例,宗室有不少的亲王、郡王、辅国将军,英年早逝,这是为啥?这是因为他们孤单寂寞,郁郁所致。
不但如此,他们还引用了求索期刊中一篇论文,《心病论》中的一些观点,认为失去了亲族之间的人伦之乐,容易早逝。
弘治皇帝看得眼睛都直了,他一脸诧异的抬头,很是茫然。
下意识的,他目光放在方继藩身上:“方卿家,这是怎么回事?”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啊。
前些日子,自己冒出了这么个念头,想要借此削藩,转过头,张家兄弟就上奏了,若说和方继藩没关系,那就有鬼了。
方继藩忙是矢口否认。
这是大事啊,我方继藩还不能死,我要留着有用之身,不过……张家兄弟动作也太快了吧。
几日之前,他们花费重金,买下了几百套宅子,明明现在的宅邸,涨的还算愉快,这倒好了,他们转过头,就下一剂猛药啊。
方继藩还以为,这两个家伙,至少还需一年半载之后才上奏,这才几日……
方继藩立即道:“不知陛下所言何事?”
弘治皇帝敲了敲案牍:“张氏兄弟,两位国舅,上奏请召宗室入京。”
“呀。”方继藩更是诧异:“陛下,这和微臣一丁点关系都没有啊,两位国舅,一向对我有所成见,历来和儿臣,水火不容,这是天下皆知的事。”
弘治皇帝:“……”
刘健却是痛心疾首起来。
“此事,关系重大啊,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宗室的问题,就绝不允许外姓议论,此后,到了文皇帝时,文皇帝尚且对宗室小心应对。百三十年来,朝廷对于宗室的问题,可谓是慎之又慎。今日……两位国舅上奏,定会引发哗然,不但宗室疑心,忧心忡忡,只怕满朝也要哗然。老臣之所以认为,此事事关重大,这是因为,上奏之人,不是别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