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御前失仪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家有心事。”
“这……”刘健有些开不了口。
自己的儿子已经第六次考乡试了,说实话,作为首辅大学士,儿子四十好几了,还在参加乡试,这已只够难堪了。
现在陛下追问,令他有几分抬不起头来。
谢迁和李东阳却是知道的,想要为刘健圆过去,免得在御前使刘健难堪。
可这时,刘健却是叹了口气道:“不敢隐瞒陛下,臣子刘杰,今日参加乡试……顺天府乡试,想来已经结束了吧。”
弘治皇帝恍然大悟,此事,他略知一些,现在却不禁懊恼起来,早知如此,真不该问啊,这不是揭人伤疤吗。
只是这科举之事,谁被录取,这是天子都无法更改的事,任何影响到科举公平的举动,都可能遭致整个天下的非议,这是读书人的根本,想到这里,弘治皇帝忍不住同情地看了刘健一眼。
可偏偏,刘健最无法接受的,未必是别人在背后的嘲笑,而是有人当面的同情!
这同情,真的太扎心了,自己是何其优秀的人啊,广为人所称颂,无论是学问、道德、治理天下的能力,君王的信重,都是整个大明数一数二的,如此优秀之人,怎么承受得了同情呢?
弘治皇帝便笑道:“今日就议到此吧,既然刘卿家身子不妥,来人,预备驾舆,送刘卿家出宫。”
“这……陛下,臣不敢。”
这意思是,陛下要命人为刘健准备轿子,乘轿出宫,这是极大的殊荣。
弘治皇帝便道:“别人不敢,卿家有何不敢?卿乃朕之肱骨,回府去歇一歇吧。”
于是宫中预备了软轿,刘健今日确实没什么心思,索性告辞而去。
等刘健一走,弘治皇帝便幽幽得叹了口气,看了谢迁一眼道:“为何两位卿家不早提醒朕,哎,真不该如此啊。”
谢迁哭笑不得地道:“臣也没想到陛下会突然提及此……”
弘治皇帝摇摇头道:“那刘家郎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想来学问精进了不少吧,两位卿家,你们以为,这一科,他可有希望吗?”
谢迁和李东阳便很一致的默不作声起来。
弘治皇帝倒是有些恼了:“说说也无妨,朕很为刘卿担心。”
“这……”谢迁只好道:“前几科,刘郎的考卷,臣都查阅过,他的文笔有些平庸,最重要的是,破题总是有些……无法立意。”
谢迁指出了刘杰的几个重大缺点,说穿了,刘杰是个资质太过平庸的人,这样的人能中秀才,就已是运气了,若非刘家深厚的家学,怕连秀才都没有机会。
谢迁又道:“这三年,却不知他有没有继续读书,不过他年纪已越来越大了,只怕……”
弘治皇帝颔首道:“倘若题目不难,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吧?”
李东阳此时开了口:“院试的题目会容易一些,可但凡乡试,势必是难上加难的,刘郎底子还是有的,只是……”
弘治皇帝看出,无论是李东阳和谢迁,对刘杰都没有信心。
弘治皇帝这才想起,这些日子太忙了,竟是疏忽了顺天府的这一场乡试:“此次乡试主考……朕记得,点选的乃是礼部尚书张升,他出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家有心事。”
“这……”刘健有些开不了口。
自己的儿子已经第六次考乡试了,说实话,作为首辅大学士,儿子四十好几了,还在参加乡试,这已只够难堪了。
现在陛下追问,令他有几分抬不起头来。
谢迁和李东阳却是知道的,想要为刘健圆过去,免得在御前使刘健难堪。
可这时,刘健却是叹了口气道:“不敢隐瞒陛下,臣子刘杰,今日参加乡试……顺天府乡试,想来已经结束了吧。”
弘治皇帝恍然大悟,此事,他略知一些,现在却不禁懊恼起来,早知如此,真不该问啊,这不是揭人伤疤吗。
只是这科举之事,谁被录取,这是天子都无法更改的事,任何影响到科举公平的举动,都可能遭致整个天下的非议,这是读书人的根本,想到这里,弘治皇帝忍不住同情地看了刘健一眼。
可偏偏,刘健最无法接受的,未必是别人在背后的嘲笑,而是有人当面的同情!
这同情,真的太扎心了,自己是何其优秀的人啊,广为人所称颂,无论是学问、道德、治理天下的能力,君王的信重,都是整个大明数一数二的,如此优秀之人,怎么承受得了同情呢?
弘治皇帝便笑道:“今日就议到此吧,既然刘卿家身子不妥,来人,预备驾舆,送刘卿家出宫。”
“这……陛下,臣不敢。”
这意思是,陛下要命人为刘健准备轿子,乘轿出宫,这是极大的殊荣。
弘治皇帝便道:“别人不敢,卿家有何不敢?卿乃朕之肱骨,回府去歇一歇吧。”
于是宫中预备了软轿,刘健今日确实没什么心思,索性告辞而去。
等刘健一走,弘治皇帝便幽幽得叹了口气,看了谢迁一眼道:“为何两位卿家不早提醒朕,哎,真不该如此啊。”
谢迁哭笑不得地道:“臣也没想到陛下会突然提及此……”
弘治皇帝摇摇头道:“那刘家郎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想来学问精进了不少吧,两位卿家,你们以为,这一科,他可有希望吗?”
谢迁和李东阳便很一致的默不作声起来。
弘治皇帝倒是有些恼了:“说说也无妨,朕很为刘卿担心。”
“这……”谢迁只好道:“前几科,刘郎的考卷,臣都查阅过,他的文笔有些平庸,最重要的是,破题总是有些……无法立意。”
谢迁指出了刘杰的几个重大缺点,说穿了,刘杰是个资质太过平庸的人,这样的人能中秀才,就已是运气了,若非刘家深厚的家学,怕连秀才都没有机会。
谢迁又道:“这三年,却不知他有没有继续读书,不过他年纪已越来越大了,只怕……”
弘治皇帝颔首道:“倘若题目不难,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吧?”
李东阳此时开了口:“院试的题目会容易一些,可但凡乡试,势必是难上加难的,刘郎底子还是有的,只是……”
弘治皇帝看出,无论是李东阳和谢迁,对刘杰都没有信心。
弘治皇帝这才想起,这些日子太忙了,竟是疏忽了顺天府的这一场乡试:“此次乡试主考……朕记得,点选的乃是礼部尚书张升,他出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