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开江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最重要的国事。
四年来,内外都无战事,天下太平,秦国国务府的力量,也主要集中在治学和这都江堰的修建上,据任鄙呈报,铸币所换来的钱财和粮食,至少有一半,都花费到了都江堰工程上,此外,还有治户台下,秦国税收的一小半,也投入到这里,这个工程对秦国来说,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国力的进步,肯定是越快越好。
自从秦王宫裁撤了少府之后,这宫内的一切事务,都由公族宗正所掌,秦王仁政,表率于民,这几年就连王宫中的宦者也是在日益减少,还有不少无用的机构,也都在陆续地裁撤,可以说,咸阳宫的开销,是一直在减少,多出的钱财,都用到了国事之上。
从五年前季君之乱后,嬴荡就一直在收权,秦国的氏族、封地的贵族是越来越少,不管是钱财,还是粮食,有极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国府,充裕了国库,财政状况与之前相比,又有很大的改观,套用姬圣伦的话来说,这些都是秦国所修炼的内力。
去往都江堰的路不近,整整行了两日,等秦王到都江堰时,已然是第三日的下午。
令人将车驾停住,嬴荡登高而望,前方的一切,与他心中所想的都江堰是完全不同。
可以说,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池。
正对着嬴荡的,是一排排的屋舍,鳞次栉比,整齐排列,在这屋舍之中,一条条的小道,纵横交错,往来其中,将屋舍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方块。
虽是小道,但也足以容得下两辆马车并行通过,道路笔直,直挺挺地延续下去,就连地面上,也像是用石板铺垫过一般,平整得没有丝毫的泥泞。
城池之广,一眼看不到尽头,就只有密密麻麻的屋舍,顺着这些纵横交错的小道排列开来。
城池之中,依稀能够看到人来人往,这样的城池,在这个时代里,还真是足够新奇了。
城池,没有墙壁,又如何能成为池呢?
原先,在都江堰旁边,是没有这座城的。
见大王举目,赵颉策马上来。
“启禀大王,都江堰从开始筹备修建起,已历经四年之多,这最开始时,就只有我蜀郡一郡之力在修建,其后,大王又调拨粮草,调拨巴蜀、荆州襄州之地不少黔首过来,到了如今,这里已经聚集了九万之众。
臣尊大王之令,虽都江堰事重,可也须得体察民情也,臣便以大王之名,特赦全部水民,离开原籍,入我蜀郡户籍,在此安家。这刚开始时,此地还远远没有这样的热闹,后来大王举我秦一国之力,这人也就越来越多,成了眼前的这般。”
赵颉在一旁讲解道。
都江堰是个大工程,需要发动更多的人力来修建,从考虑民生的角度出发,他们长年累月地在此劳作,要是在此地能安家,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片地方,背靠着天府平川,从地理环境来说,是适宜居住的,而且从古至今,这里人丁就一直不多,所以还是能够容纳下这九万人的。
嬴荡还看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最重要的国事。
四年来,内外都无战事,天下太平,秦国国务府的力量,也主要集中在治学和这都江堰的修建上,据任鄙呈报,铸币所换来的钱财和粮食,至少有一半,都花费到了都江堰工程上,此外,还有治户台下,秦国税收的一小半,也投入到这里,这个工程对秦国来说,至关重要,关系着整个国力的进步,肯定是越快越好。
自从秦王宫裁撤了少府之后,这宫内的一切事务,都由公族宗正所掌,秦王仁政,表率于民,这几年就连王宫中的宦者也是在日益减少,还有不少无用的机构,也都在陆续地裁撤,可以说,咸阳宫的开销,是一直在减少,多出的钱财,都用到了国事之上。
从五年前季君之乱后,嬴荡就一直在收权,秦国的氏族、封地的贵族是越来越少,不管是钱财,还是粮食,有极大一部分都集中到了国府,充裕了国库,财政状况与之前相比,又有很大的改观,套用姬圣伦的话来说,这些都是秦国所修炼的内力。
去往都江堰的路不近,整整行了两日,等秦王到都江堰时,已然是第三日的下午。
令人将车驾停住,嬴荡登高而望,前方的一切,与他心中所想的都江堰是完全不同。
可以说,这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城池。
正对着嬴荡的,是一排排的屋舍,鳞次栉比,整齐排列,在这屋舍之中,一条条的小道,纵横交错,往来其中,将屋舍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方块。
虽是小道,但也足以容得下两辆马车并行通过,道路笔直,直挺挺地延续下去,就连地面上,也像是用石板铺垫过一般,平整得没有丝毫的泥泞。
城池之广,一眼看不到尽头,就只有密密麻麻的屋舍,顺着这些纵横交错的小道排列开来。
城池之中,依稀能够看到人来人往,这样的城池,在这个时代里,还真是足够新奇了。
城池,没有墙壁,又如何能成为池呢?
原先,在都江堰旁边,是没有这座城的。
见大王举目,赵颉策马上来。
“启禀大王,都江堰从开始筹备修建起,已历经四年之多,这最开始时,就只有我蜀郡一郡之力在修建,其后,大王又调拨粮草,调拨巴蜀、荆州襄州之地不少黔首过来,到了如今,这里已经聚集了九万之众。
臣尊大王之令,虽都江堰事重,可也须得体察民情也,臣便以大王之名,特赦全部水民,离开原籍,入我蜀郡户籍,在此安家。这刚开始时,此地还远远没有这样的热闹,后来大王举我秦一国之力,这人也就越来越多,成了眼前的这般。”
赵颉在一旁讲解道。
都江堰是个大工程,需要发动更多的人力来修建,从考虑民生的角度出发,他们长年累月地在此劳作,要是在此地能安家,那是最好不过了。
这片地方,背靠着天府平川,从地理环境来说,是适宜居住的,而且从古至今,这里人丁就一直不多,所以还是能够容纳下这九万人的。
嬴荡还看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