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商汤的坟墓与他朝夕相伴。商汤虽然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与普通人的墓差不多,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
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墓地上来的,就把当年商汤创业的故事,以及商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每天对太甲讲述,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样,做个好的家长。
太甲是有思考能力的人,想想祖父创业的艰辛以及伟大功绩,让太甲既神往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在天之灵,再想想夏桀的下场,心里一丝寒意升起,于是太甲决心改正错误。
太甲以祖父作榜样,开始对老百姓和颜悦色,做事情也变得雷厉风行,违反祖制和朝廷法律的事,太甲是绝不会做的。
三年过去了,伊尹时刻关注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行动早己有人报告给伊尹了。太甲的悔过自新,让伊尹十分高兴,于是亲自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毫城,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
太甲吸取夏桀灭忘得教训,按商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距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太甲死后,太甲之子,沃丁即位,仍以伊尹为相,伊尹之后,沃丁以咎单为卿士,即宰相,咎单也是商汤得老臣,他辅佐朝政,仍然采取伊尹节俭、宽民的政策,笃行汤法,并且也作了《沃丁》,用以警醒沃丁,发扬祖制,以德治商。
这时的“德”字,非儒家的那个“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
商朝是有文字记载的,都记载在甲骨文上,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商朝大体在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出今河南省北、中部和河北省西南部范围,西边靠近陕西那边是周部落,东边靠近山东半岛是人方部落,东南方向靠近安徽的是徽夷部落,西北方向还有鬼方部落、羌方部落;一句话成汤那时候,周边部落相聚比较远,再加上各部落人口比较少,大家都有口饭吃,战争的次数不多。
商朝的同时代的埃及是奴隶制国家,两河流域(中东)已有很多小国,巴比伦,腓尼基,亚述等等;印度处于雅利安人(他们当时入侵南亚)统治下;希腊文明还没诞生。
商朝到秦统一六国这段时间,不存在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奴隶社会,部落还是以宗族为主,也就是以家族和血缘关系来维护,战争俘获的战俘大部分杀掉或用于祭祀,很少一部分留做家用,这点很重要。
夏朝的都城定于"阳城"(今河南西部与山西南部),商族兴起在黄河下游,相当于的河南商丘一带,商朝建国初的都城定于"毫"(今安徽亳州),靠的很近,说来说去,夏族和商族就是河南老乡,就是隔壁村的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