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潇洒的刺客】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这种勇力又不乏智慧的特殊方式夺回了被侵的土地,曹沫因此名扬天下,成为当时的明星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曹沫列为“刺客列传”中的第一位,曹沫也因此成为历代侠客的祖师。
纵观齐桓公的称霸史,挫折极少,而这极少的挫折很多都是鲁国造成的。鲁国,面对强大的邻居,总会涌现出英雄式的人物,曹刿,公子偃,曹沫,他们个性迥异,或智计百出,或忠勇可嘉,但都同样都有一腔胸怀爱国之心,他们为国家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在历史长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不过这场会盟最大的赢家还是齐桓公,鲁国是讨回了汶阳,但鲁人深知这是建立在桓公讲信用有大度的基础上,“要盟可犯,而桓公不欺,曹子可仇,而桓公不怨”,如果换成其他人比如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那么曹沫和鲁庄公恐怕已经身首异处了,鲁国从此之后也不会有安宁日子可过了,而且鲁人通过这次会盟,见识了改革后齐国的强大,选择了臣服。
鲁国的臣服起到了连锁效应,缺席北杏之会的卫国、曹国纷纷派遣使者谢罪并请求入盟。管仲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齐国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收拾那个可恶的背盟者了。
依然是按照操作模式,齐桓公先派遣使者入洛邑觐见周僖王,汇报了宋国不遵守王命的“恶行”,又提交了齐国准备伐宋的申请,并邀请天子象征性派出军队参与行动。王室难得有露脸的机会,兴奋的周僖王立即委派单伯率军参与行动。单伯是单国国君,单国为伯爵国家,始封于周成王时期,在最初封国位于今天陕西眉县一带,周平王东迁后,单国迁至今天河南孟津县东南,属于王畿内封国,所以历代单伯多担任王室职务。
齐桓公得到王命,就立即将这一消息传扬出去,各盟国纷纷发表声明,表示强烈支持并拥护齐国的行动,铁杆马仔陈国和新进马仔曹国还积极表态要出兵协从,共伐宋国。
第二年,公元前680年,春,齐、陈、曹三国都派出超强阵容,齐国由桓公亲自挂帅,管仲、隰朋、东郭牙随行,陈、曹两国也都是国君亲临,三国及王室军队在宋国边境集结,商讨进攻方案。
“威胜不如德胜!”说话的是一个新入职的大夫,叫做宁戚,他提议先不要急着进军,“臣愿只身进入宋国,劝降宋公!
~浩浩乎白水~~~
这次伐宋,管仲率领先锋部队提前出发,出临淄城大约三十里是一座小山,管仲坐在车内观看四处的风景。忽然一阵歌声传来,管仲循声望去,看到一个放牛人,他头戴斗笠,身穿褐衫,赤着脚,敲着牛角高声吟唱。管仲听这放牛人的歌词编得很有味道,就吩咐手下拿出一些酒肉给他。
放牛人也不客气,风卷残云般将酒肉吃得精光,然后对管仲的手下说:“烦请带我去见相国!”
“相国的马车已经走远了!”
“那请替我传一句话:浩浩乎白水。”放牛人拍拍肚皮走了。
春秋战国时代,中央王权衰落,崛起的大国开始角逐霸权,他们不仅会诉助于强大的武力,也特别重视外交手段威逼利诱,方才还是刀兵所向武力兼并,随后就币帛宴飨礼乐赋诗了。而夹缝中的小国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外交显得尤为重要,要大国听从自己的意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辞令过于谦卑则有失国格,过于激烈又可能恶化关系招致祸患。所以,终春秋战国时代,列国聘问互访不断,通过外交辞令改变一个国家的意向者比比皆是,言语交错间,或一场兵患消弭无形,或两国为之生灵涂炭,一言丧国,一言兴邦,外交辞令成为彼时一道亮丽的风景。有学者统计过《左传》全书十八万字,其中记录外交辞令的文字就多达两万五千字左右,约占全书总字数的七分之一。“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在日后,我们会遇到很多像宁戚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