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一章【改变思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而这两件事一件是小题大做,另一件则是查无实证。
管仲解释说楚国僭越已经不是一代两代了,以僭越为名责问楚王,楚王又怎么会俯首称臣自动去掉王号呢?到那时九国混战,那真的就要尸横遍野,血流漂杵了,南北双方从此后再无太平日子可过了,而以包茅为名问责,就是给他一个可以接受的罪名,只要楚国能够认罪,我们就可以以威服楚国为名上报天子,令天下诸侯服从,不用战争就能取得胜利,这不是好事吗?
对于管仲来说,偷袭失败就意味着战争已经结束了,他不愿齐国与楚国发生正面交锋,因为一旦那样,胜负难料。战败的后果自不用说,即使胜利也必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这样一来,齐国辛辛苦苦经营的霸主地位恐怕会摇摇欲坠甚至烟消云散。所以通过战略威慑体面收场才是最应该做的选择,然而楚国实力强大,楚王桀骜不逊,过于强硬的做法必将引起他们的激烈反抗,所以管仲以所谓的“缺贡包茅”这样看似小题大做的说法责难楚国,实际上也是给楚国一个借坡下驴的机会。
再深一个层次,当管仲无法通过突袭击败楚国时,他的策略已经由名义上的“伐楚”,改变为实际上的“盟楚”,将这个南方不可忽略的泱泱大国纳入由齐国主导的会盟体系,将使齐国在成为“天下霸主”这一最高目标的道路上又跨出实质一步。事实上,在这之前,齐国只能算是中原的霸主,而正是召陵之盟真正使齐国的霸主地位推向了高峰,齐国成为诸侯公认的“天下霸主”。
当鲍叔牙听完管仲的分析后,嗟叹不已,他对管仲表示佩服,但他又表示只怕齐国撤退后,楚国依然会入侵中原!
鲍叔牙的担忧不无道理,作为一个千乘之国,楚国不会因为一纸盟约就放弃扩张之路。
据古典籍的记载和楚史专家的考证是:“古人祭祀时,将茅草扎成束直立,将酒从上淋下,糟留茅中,酒汁渗透下流,像神饮之,谓之‘缩酒’。或以为‘缩酒’就是‘滤酒’,即将黄茅、茅香等含有芳香类物质的茅草捆成一定的形状,用作过滤去渣。楚人酿制出的醴(带糟之甜酒)、醪(浊酒,即汁渣混合的酒)等,经过这类装置过滤之后,不仅得到了清液(当时又称为沥酒),而且可以得到香酒。”—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的。
其实联军撤退后,楚成王就想反悔,拒绝进贡包茅。屈完赶忙又劝:“不可失信于人。而且正因为我们不和周王来往,才让齐国一端独大,不如我们就借这个机会改善与王室的关系,让我们楚国也和齐国一样得到地位!”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完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战略家。
改变了思路,就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在当时,华夏与狄夷对立,夷夏之辩非常严重,在北狄入侵邢国时候,管仲曾对齐桓公说过:“戎狄好像豺狼,是不会满足的,中原各国互相亲近,是不能抛弃(的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而当时的许多中原国家也将楚国视为“荆蛮之地”,认为楚国跟狄夷一样属于异族。《公羊传》就将楚国与狄人相提并论,“南夷北狄交,中国不觉若线”。但是齐国国策的设计师管仲则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他显得比所谓的正统思想要开明得多,他认为楚国本来就是“诸夏”的一份子,楚人本来就是华夏子民,泱泱大楚岂能忽视,拒之不如纳之。而纳楚为盟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原诸侯对于楚国的看法,楚国也可借机打开了“观中国之政”的大门,在融入华夏大家庭道路上又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楚成王听完屈完的话,豁然开朗。但是二王的事怎么办?这也是实际问题,如果面见周王时还自称楚王来使不合适吧,你是去进贡还是去搞摩擦呀?可要自动去掉王号,楚成王还真不愿意!
屈完早想好了办法,“不序爵,但称远臣某可也。”
楚成王一听觉得这办法可行,立即命屈完为使臣,备好包茅金银进献周天子
周惠王喜出望外,楚国都来进贡了,难道真是先王显灵了?周惠王激动地率领大臣祭拜文王武王之庙,向祖宗禀告楚国进贡的事情。完了把祭祀中用的肉干赐给楚国,最后周惠王郑重其事地告诉屈完,“镇尔南方,毋侵中国”,意思是准许楚国管理好南方,不要图谋中原。屈完大喜拜谢,这等于楚国在南方的领导权正式得到了承认。
有了这支鸡毛令箭,楚国雄心更是暴涨,召陵之盟后第二年,楚国就灭掉弦国(在今天的河南光山西北部),过了几年又灭掉那个跟齐国缔结盟约的黄国,而且正如管仲所料的那样,因为鞭长莫及,齐桓公并没有伸手救援黄国。
弦国、黄国虽然都是小国,但是他们的灭亡却无疑在向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