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下一个目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历史不同,此次的巨鹿之战,杨嗣昌不可能将责任都推到卢象升头上,否则不可避免要扯到高起潜身上,特别……卢象升军中赞画杨廷麟,到处大叫大囔,说巨鹿之战之所以败,是因为高起潜见死不救的缘故。他从地方上一直喊到京师之内,言卢督臣血战而死,高起潜畏罪潜逃,己经有一些御史风闻准备弹劾。
对高起潜的下落,杨嗣昌也是怀疑,这个太监当然没有血战殉国的勇气,畏罪潜伏的可能性很大。高起潜不现身,他对卢象升的一系列后着就不能施展。加上没有找到二人尸体,这事情就一拖再拖下来。
听闻崇祯问话,杨嗣昌福灵心至,内心己经有了决断,高起潜是否死不重要,卢象升肯定死了,此事该了了。
他道:“回皇上,地方风传。卢督臣与高监军力战殉国。巨鹿之战时,我大明官兵不过四万,而东奴兵马接近十万,寡不敌众下,宣大军与关宁军败亡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崇祯沉默地坐着,他的心中,也认同杨嗣昌的说话,大明军队的战力,还是不能与清兵相比。杨嗣昌当时言攘外必先安内,极力避免与清兵决战,否则主力一旦败亡,自己的几万能战之兵尽数陨落,果然事实如此。
良久,崇祯皇帝说道:“卢象升与高起潜战死,他们部下那些官将呢?难道就这样一直躲藏吗?”
他语气中蕴含强烈的怒意。
见天子发怒,杨嗣昌暗暗心惊,他叩头道:“皇上,微臣以为,宣大军与关宁军之所以躲藏,是因为战失主将,他们畏惧朝廷降罪,所以迟迟不敢现身。此国家危急之时,能保存一些兵马也是好的。所以微臣认为不若朝廷下道圣旨。赦免诸镇将官的过错,他们感恩之下,更会竭力为朝廷效力。”
依历史上,卢象升战死,高起潜存活,且关宁主力不失,所以杨嗣昌可以趁机将一切罪责推到卢象升头上。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卢象升与高起潜二人皆下落不明,卢象升有罪,高起潜同样有罪。
如果议定卢象升血战有功,高起潜同样有功。此举杨嗣昌也可以讨崇祯皇帝的欢心,国家有文臣血战殉国,皇族的忠心奴才,同样如此,比畏罪潜逃这个罪名更好交待,皆大欢喜。
而军失主将,要惩戒宣大军,关宁军同样需要惩戒,这牵涉的局面就大了。关宁那帮骄兵悍将,搞个不好,他们去投清兵,那杨嗣昌罪责就大了。而且要惩治宣大各将,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也不会同意。
对杨嗣昌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善后,毕竟他虽是礼部尚书,还管着兵部的事,事情追究起来,他也不能置身事外。
对大明此时的军将问题,崇祯皇帝也是深深了解,知道追究下去,恐有激起各镇将官变故之忧。。
他起身缓缓踱步,良久,他压住心中怒火,说道:“也罢,朕便下道圣旨,赦免他们的过错。巨鹿之战,东奴势大,两地官兵也算非战之罪。便如宣大军中的游击将军王斗,屡计斩首两千余级,他的忠义武勇,朕深为之赞赏。只是如王将军这样的精兵强将太少,对上东奴大部,终是寡不敌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历史不同,此次的巨鹿之战,杨嗣昌不可能将责任都推到卢象升头上,否则不可避免要扯到高起潜身上,特别……卢象升军中赞画杨廷麟,到处大叫大囔,说巨鹿之战之所以败,是因为高起潜见死不救的缘故。他从地方上一直喊到京师之内,言卢督臣血战而死,高起潜畏罪潜逃,己经有一些御史风闻准备弹劾。
对高起潜的下落,杨嗣昌也是怀疑,这个太监当然没有血战殉国的勇气,畏罪潜伏的可能性很大。高起潜不现身,他对卢象升的一系列后着就不能施展。加上没有找到二人尸体,这事情就一拖再拖下来。
听闻崇祯问话,杨嗣昌福灵心至,内心己经有了决断,高起潜是否死不重要,卢象升肯定死了,此事该了了。
他道:“回皇上,地方风传。卢督臣与高监军力战殉国。巨鹿之战时,我大明官兵不过四万,而东奴兵马接近十万,寡不敌众下,宣大军与关宁军败亡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崇祯沉默地坐着,他的心中,也认同杨嗣昌的说话,大明军队的战力,还是不能与清兵相比。杨嗣昌当时言攘外必先安内,极力避免与清兵决战,否则主力一旦败亡,自己的几万能战之兵尽数陨落,果然事实如此。
良久,崇祯皇帝说道:“卢象升与高起潜战死,他们部下那些官将呢?难道就这样一直躲藏吗?”
他语气中蕴含强烈的怒意。
见天子发怒,杨嗣昌暗暗心惊,他叩头道:“皇上,微臣以为,宣大军与关宁军之所以躲藏,是因为战失主将,他们畏惧朝廷降罪,所以迟迟不敢现身。此国家危急之时,能保存一些兵马也是好的。所以微臣认为不若朝廷下道圣旨。赦免诸镇将官的过错,他们感恩之下,更会竭力为朝廷效力。”
依历史上,卢象升战死,高起潜存活,且关宁主力不失,所以杨嗣昌可以趁机将一切罪责推到卢象升头上。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卢象升与高起潜二人皆下落不明,卢象升有罪,高起潜同样有罪。
如果议定卢象升血战有功,高起潜同样有功。此举杨嗣昌也可以讨崇祯皇帝的欢心,国家有文臣血战殉国,皇族的忠心奴才,同样如此,比畏罪潜逃这个罪名更好交待,皆大欢喜。
而军失主将,要惩戒宣大军,关宁军同样需要惩戒,这牵涉的局面就大了。关宁那帮骄兵悍将,搞个不好,他们去投清兵,那杨嗣昌罪责就大了。而且要惩治宣大各将,新任宣大总督陈新甲也不会同意。
对杨嗣昌来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善后,毕竟他虽是礼部尚书,还管着兵部的事,事情追究起来,他也不能置身事外。
对大明此时的军将问题,崇祯皇帝也是深深了解,知道追究下去,恐有激起各镇将官变故之忧。。
他起身缓缓踱步,良久,他压住心中怒火,说道:“也罢,朕便下道圣旨,赦免他们的过错。巨鹿之战,东奴势大,两地官兵也算非战之罪。便如宣大军中的游击将军王斗,屡计斩首两千余级,他的忠义武勇,朕深为之赞赏。只是如王将军这样的精兵强将太少,对上东奴大部,终是寡不敌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