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天要亡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公然观看,有句诗叫啥:不识庐山真面目啊,不明白内中道理,最终只是东施效颦,唉……”
王徵道:“将军,都护府要在宣大收罗流民灾民,虽是好事……就怕到时会不会连佃户都跑了?”
王朴道:“妨,穷鬼走光了才是好事嘛。先贤有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了穷鬼,我大同镇才有机会实现这种先贤气象嘛……”
“民政部言,当下所设安北银行,尽合三晋商贤之力,注资白银达一千万两,存款最高年息可达三分……本报采访民政部副部长。银行行长田昌国,田行长言:‘大家伙有银子金子的,不要放在地窖里发霉了,特别搞银冬瓜的,更是蠢啊……不要犹豫了,都拿出来存钱。最高三分利啊,每年光利息就吃喝不尽。稍稍透露一下,我靖边军各将,幕府各官员,还有最少数百的官员太太,都将私房钱存入了安北银行内,各位都是精明的人。老田我就不多说了……’,民政部言,日后吏员俸禄,也将由存折发放各人头上,彻底杜绝上官克扣!”
“停停停!”
王朴打断田参谋的读报,他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沉思道:“你们说说,这安北银行。靠不靠谱啊,某已经找了杨技师他们,他们铸造银冬瓜,在山西可是一绝,等闲很难请的……”
王徵也很疑惑:“第一次听说钱庄有年息的,这很不错,只是安北银行不是搞善事吧……他们怎么经营?”
此时大明钱庄虽多。但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交纳保管费用,而且银钱兑现,还只限于本地。异地汇兑,至少要等到清末时期才会出现。
异地运取银钱,如果大批量的,此时都靠镖局护送,这也是明清时镖局兴盛的原因之一。
听报纸上所说,不但存钱有利息,而且还可以异地拨兑,这可是好事啊。
只是他不明白,好事都给客人了,银行又如何生存下去?
田参谋长嗤的一声笑,抚了抚自己的山羊胡子,他自诩足智多谋,平日对这方面事情确实也关心。
他说道:“没什么奇怪的,银行存活很容易,放贷便可。再说了,报纸上不是说了?这存取款都要费用,虽然不多,但万千人下来,积沙成塔,一年获利尽是可观。”
他说道:“银行给年息,以为就怀好心?我等存钱进去,等若这些银子,尽交给银行去使用了,各地要开厂啊,设坊啊,钱粮不足的,就去向银行求贷,每年的息钱又是多少?每年光放贷,银行就可赚得盆满钵满,各地钱庄,不是这样干吗?”
王朴摸着自己下巴:“有道理啊。”
王徵也放下心来,这样说来,安北银行还是靠谱的,他决定了,将自己的银子,拿出一半存到银行去,如果每年吃息可观的话,再全部存进去,毕竟靖边军各将都存钱了,自己又怕什么?
而且他了解永宁侯为人,银行是他幕府产业,定不会墨了大家银子。
王朴也打定主意,在安北银行设到大同镇城时,将自己地窖里的银子,存一半到银行去吃息,再想起一事,他笑道:“银行一设,山西各地放高利贷的就惨了。”
眼下大明,各大地主,大官员,大商人,罕有不放高利贷的,不过王朴倒所谓了,放高利贷,只是他家族业务之一,现在紧跟王斗,赚钱机会多多,倒看不上高利贷那点钱。
田参谋长同样笑道:“也是,当年永宁侯在东路开粮店,开钱庄,当年那些放高利贷的被他杀得血流飘杵,加上……现在大家都怕了,反正山西大商人多加入商行内,余下的,多是小鱼小虾,哪会是银行的对手?”
他们聊了几句,不再谈这个,而是说起探来的朝廷之事。
钦差大臣快到了,听说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为首,并带来了朝廷的封赏,王朴很有兴趣,朝廷会赏自己什么?
大同镇这方,情报也归心腹亲将王徵在管,他有些犹豫,不知当讲不当讲。
在王朴催了又催,不耐烦的时候,王徵吞吞吐吐说了。
王朴半天神情古怪,王徵与田参谋长斜眼相睨,皆是偷看王朴的神色。
良久,王朴一阵大笑,更笑得眼泪差点出来,他猛然站起,喝道:“一百两银子,老子只值区区一百两银子?”
他冷笑道:“朝廷太低端了,怪不得江河日下!”
王徵忿忿不平:“是啊。朝廷太低端了,哪比永宁侯爷,就是大方。”
王朴脸上露出微笑,王斗真是没话说,此次征战回来,路上三言两语,就将给自己的好处划清了。
金银牛马分配。商贸参与只是等闲,特别在边墙外的土地,丰镇那一片,还有从丰镇往西,一直到原玉林卫大片地方,任自己经营。仅仅要求粮食或别的作物优先采购权。
大同镇西面,浑河从平虏卫出,经威远卫,现玉林卫,出杀胡口,北上又转西,一直流入黄河。这浑河水到边墙地方,王斗都划给自己,好一片宽阔地带。
想想他王家虽在大同镇占了不少土地,却是东一片西一片,哪有这样土地草场连片的?但永宁侯就是毫不犹豫。
王朴猛然决定,将地窖里的银子,全部存到银行去,确实没什么担心的。以王斗为人,岂会墨了大家银子?而且还安安稳稳数钱,坐享其利,不亦乐乎?
想起未来的事,王朴兴奋起身:“对了,途中侯爷是怎么说的?”
王徵道:“好象永宁侯爷说的,叫啥。对了,说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公然观看,有句诗叫啥:不识庐山真面目啊,不明白内中道理,最终只是东施效颦,唉……”
王徵道:“将军,都护府要在宣大收罗流民灾民,虽是好事……就怕到时会不会连佃户都跑了?”
王朴道:“妨,穷鬼走光了才是好事嘛。先贤有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没了穷鬼,我大同镇才有机会实现这种先贤气象嘛……”
“民政部言,当下所设安北银行,尽合三晋商贤之力,注资白银达一千万两,存款最高年息可达三分……本报采访民政部副部长。银行行长田昌国,田行长言:‘大家伙有银子金子的,不要放在地窖里发霉了,特别搞银冬瓜的,更是蠢啊……不要犹豫了,都拿出来存钱。最高三分利啊,每年光利息就吃喝不尽。稍稍透露一下,我靖边军各将,幕府各官员,还有最少数百的官员太太,都将私房钱存入了安北银行内,各位都是精明的人。老田我就不多说了……’,民政部言,日后吏员俸禄,也将由存折发放各人头上,彻底杜绝上官克扣!”
“停停停!”
王朴打断田参谋的读报,他摸着自己的小胡子,沉思道:“你们说说,这安北银行。靠不靠谱啊,某已经找了杨技师他们,他们铸造银冬瓜,在山西可是一绝,等闲很难请的……”
王徵也很疑惑:“第一次听说钱庄有年息的,这很不错,只是安北银行不是搞善事吧……他们怎么经营?”
此时大明钱庄虽多。但存钱不但没有利息,还要交纳保管费用,而且银钱兑现,还只限于本地。异地汇兑,至少要等到清末时期才会出现。
异地运取银钱,如果大批量的,此时都靠镖局护送,这也是明清时镖局兴盛的原因之一。
听报纸上所说,不但存钱有利息,而且还可以异地拨兑,这可是好事啊。
只是他不明白,好事都给客人了,银行又如何生存下去?
田参谋长嗤的一声笑,抚了抚自己的山羊胡子,他自诩足智多谋,平日对这方面事情确实也关心。
他说道:“没什么奇怪的,银行存活很容易,放贷便可。再说了,报纸上不是说了?这存取款都要费用,虽然不多,但万千人下来,积沙成塔,一年获利尽是可观。”
他说道:“银行给年息,以为就怀好心?我等存钱进去,等若这些银子,尽交给银行去使用了,各地要开厂啊,设坊啊,钱粮不足的,就去向银行求贷,每年的息钱又是多少?每年光放贷,银行就可赚得盆满钵满,各地钱庄,不是这样干吗?”
王朴摸着自己下巴:“有道理啊。”
王徵也放下心来,这样说来,安北银行还是靠谱的,他决定了,将自己的银子,拿出一半存到银行去,如果每年吃息可观的话,再全部存进去,毕竟靖边军各将都存钱了,自己又怕什么?
而且他了解永宁侯为人,银行是他幕府产业,定不会墨了大家银子。
王朴也打定主意,在安北银行设到大同镇城时,将自己地窖里的银子,存一半到银行去吃息,再想起一事,他笑道:“银行一设,山西各地放高利贷的就惨了。”
眼下大明,各大地主,大官员,大商人,罕有不放高利贷的,不过王朴倒所谓了,放高利贷,只是他家族业务之一,现在紧跟王斗,赚钱机会多多,倒看不上高利贷那点钱。
田参谋长同样笑道:“也是,当年永宁侯在东路开粮店,开钱庄,当年那些放高利贷的被他杀得血流飘杵,加上……现在大家都怕了,反正山西大商人多加入商行内,余下的,多是小鱼小虾,哪会是银行的对手?”
他们聊了几句,不再谈这个,而是说起探来的朝廷之事。
钦差大臣快到了,听说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为首,并带来了朝廷的封赏,王朴很有兴趣,朝廷会赏自己什么?
大同镇这方,情报也归心腹亲将王徵在管,他有些犹豫,不知当讲不当讲。
在王朴催了又催,不耐烦的时候,王徵吞吞吐吐说了。
王朴半天神情古怪,王徵与田参谋长斜眼相睨,皆是偷看王朴的神色。
良久,王朴一阵大笑,更笑得眼泪差点出来,他猛然站起,喝道:“一百两银子,老子只值区区一百两银子?”
他冷笑道:“朝廷太低端了,怪不得江河日下!”
王徵忿忿不平:“是啊。朝廷太低端了,哪比永宁侯爷,就是大方。”
王朴脸上露出微笑,王斗真是没话说,此次征战回来,路上三言两语,就将给自己的好处划清了。
金银牛马分配。商贸参与只是等闲,特别在边墙外的土地,丰镇那一片,还有从丰镇往西,一直到原玉林卫大片地方,任自己经营。仅仅要求粮食或别的作物优先采购权。
大同镇西面,浑河从平虏卫出,经威远卫,现玉林卫,出杀胡口,北上又转西,一直流入黄河。这浑河水到边墙地方,王斗都划给自己,好一片宽阔地带。
想想他王家虽在大同镇占了不少土地,却是东一片西一片,哪有这样土地草场连片的?但永宁侯就是毫不犹豫。
王朴猛然决定,将地窖里的银子,全部存到银行去,确实没什么担心的。以王斗为人,岂会墨了大家银子?而且还安安稳稳数钱,坐享其利,不亦乐乎?
想起未来的事,王朴兴奋起身:“对了,途中侯爷是怎么说的?”
王徵道:“好象永宁侯爷说的,叫啥。对了,说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