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明末边军一小兵王斗谢秀娘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中〕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能做到一镇巡抚的,皆非等闲之辈,前些时候朱之冯被愤怒蒙蔽了心神,然冷静下来,也能客观分析宣府镇的成功之处。

此时款款而谈,尽显一镇巡抚风采。

李邦华也是点头,他说道:“周礼有言,周朝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各设比长、闾胥、族师、州长、乡大夫以治之。历来自上而下者,所治皆不过五人,国朝以一官数吏,便要治理州县地方百姓数万户,确实过于粗疏,不得不依靠士绅,此为大明财政败坏之由。反观永宁侯做事,地方周详细密,以加矣,颇有上古之风。”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也慢慢扭转了宣府镇地方冗官冗吏的看法,认为这才是宣镇地方财政优良的秘诀之一。

也因为收税力度比大明增加多少倍,就算供养比大明余处庞大许多的官吏,一样闲庭信步,绰绰有余。

李邦华神情转为严肃:“更恐怖者,便为此地的官学力度!”

大明学教如历朝一样,当然分为官学与私学,“学在官府”这是历朝统治者都重视的,大明也不例外。

但限于此时财力,便是非常重视教育,然由官方供养的廪膳生,大明规定数额不过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每人月给米六斗为廪食。

余者增广生,附生等等,属于寄学之人。就要自备衣食。[

这还是生员,也就是秀才。童生自然属于自生自灭的对象,反观宣府镇,不说秀才,童生一样全部由官府养起来。

李邦华沉声道:“为何诸学子饱读圣贤书,出仕任官后却沦为国之虫害?便是寒不易!”

他道:“国朝之科举制,若想中举及第,士子非得数十年之功不可,如此家人辛辛苦苦供养。家族含辛茹苦培养,历尽艰辛,方得为官,自然是感激自己家人家族,朝廷欲念及报效?只是笑话!”

身为左都御史,此事李邦华早已了然于心,便是现在让他选择。是家族还是国家,他都要思想激烈斗争一番,何谈他人?

他说道:“且读书昂贵,花费甚大,数十年下来,往往殷实之家倾家『荡』产。如此为官后第一要务,自然是将往日所耗捞回来,指望他们报效朝廷,痴人说梦罢了。”

他叹息道:“现官学力,私学为大。士子受各方供养得官,自然要报效东主。更沦为党争之器皿。”

所以李邦华对宣府镇的官学是非常赞赏的,唯一一点极力赞扬,没有丝毫抨击之处。

毕竟读书花费大太了,寻常之家,更不要想培养出一个读书人,现在这部负担全部由官府填上,学子可以安心读书,也更就愿意报效官府。

这还有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心理在内,受官府供养,不报恩,就是不忠不义。

对百姓来说,自然也非常愿意,一是读书,在此时名份非常高,读书人总是受人尊重。

二不要自己花钱,这点最重要,家中没有负担,自然安心让孩子去就读,往日只有大老爷家中子弟可以读书,各人眼热羡慕,现在自己穷家小户的也可以出读书人,谁不情愿?

三还有一点,是许多人内心没有说出来的潜语。

到小学高年级后,家里很多小子也长到十四、五岁,十六岁了,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现在等于官府替他们养儿子,每日在学堂吃的还是好的,谁不愿意让儿子去读书?

许多人担心的劳力问题也不存在,毕竟学堂逢五、逢十都有放假,一月足有六天的假,平日也可回家帮忙。

每逢农忙,学堂还会组织活动,叫什么“勤工俭学”,经常到农田,厂坊等地去参观或是帮忙。[

按王斗的话说,这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李邦华也认为这种做法很好,让学子多任实务,免得到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搞出一群书呆子。

对落考童生考秀才,落考秀才考举人,还各只有三次机会,他也颇为赞赏,避免学子将一生的光阴就这样消耗,害人又害己。

不说《儒林外史》中范进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