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乱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三十五章:欲静风难止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才重新正视秦晋在弹章内所描述的大唐惨况。这就像一根鱼刺连日来卡在喉咙里,吞不下,吐不出。

  李亨再不拐弯抹角,突兀的直言问道:“难道大唐盛世将由此而衰?”大唐立国百多年来,叛乱与造反此起彼伏,也没见衰弱,反而在此后盛极一时。安禄山不过跳梁小丑,即或有一时优势,然则又能如何呢?

  闻言之后,秦晋顿时愣住,然后马上就反应过来,李亨此问应该是由那封弹章而发。

  秦晋对李隆基描述时,是有保留的,但在李亨面前,他并不打算再打一个折扣。

  “实不相瞒,下吏与圣人所谏言,尚保留有余地。”

  身为大唐臣子,却如此看衰大唐,李亨不禁有些生气。

  “君之语,李亨不敢苟同!”

  秦晋本不想和这位身受天子猜忌的太子多做交谈,但话以至此,竟也收不住了。

  “大唐之害在于制度,而不在于人!”

  “制度?”

  在李亨的印象里,朝局清明与否,取决于君明臣贤,出自秦晋之口的“制度”让他大感新奇。

  “正是制度!自高祖以来既定的三省六部制是一套效率完备而又上下制约的官制,然而,时至今日,使职泛滥,墨敕斜封的官员分掌各官署实权,各职官成了空头摆设。问题也就处在此处,天子全凭一己好恶封增使职,边将节帅军政财权集于一身,权力得不到制约,即便没有安禄山造反,将来未必不会有张三李四跳出来犯上作乱。”

  李亨闻言默然思考,秦晋却还未说完。

  “现在暂且做想象之语,朝廷存粮大半在关东之地,现今洛阳含嘉仓陷于贼手,陕州太原仓付之一炬。开春之后,青黄不接,粮食问题就成了平叛大军最关键的制约。是以,朝廷势必要各军就地筹粮,然则开此例而后,便如溃堤蚁穴,再想收拾却已覆水难收!各镇领兵的将领岂肯乖乖将手中的权力拱手让出?届时,又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若朝廷收紧军粮之权,岂非无忧矣?”李亨又道。

  秦晋摇头苦笑,直视着李亨。

  “逆胡肆虐河东、河北、都畿三道,朝廷的户口籍册早就成了一张张废纸,岁入能收上来往日一成就不错了。殿下以为,朝廷当从何处提调粮食?”

  李亨默然不语,秦晋说的的确是实情。别说现在,就是安禄山未反之前十数年间,朝廷由于自身捉襟见肘,已经给与了藩镇节帅提调地方岁入粮食的权力。尤其是在废除了府兵制以后,节度使身兼黜陟使掌握地方财权,更是如虎添翼。

  以往不觉有异,现在换了个角度来看,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朝廷将财权下放地方,就等于放弃了对边将节帅的制约,长此以往下去还能了得?就算安禄山此时不反,圣天子在位时还能以四十余年太平天子的积威,镇服四方。可一旦天子百年之后,自己根基浅薄,那些带兵的边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