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纵壑鱼(3)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经营,势力更为庞大,收罗了女真族、契丹族、汉族,以及渤海族等不少的好手。阎忘言投奔了陆忠平后,因他武艺超群,又兼做事心狠手辣,很快便得到了陆忠平的重用。嘿嘿,此人性情善妒残忍,做了无数的坏事,因而背后被人起了个绰号,叫作‘阎王爷’。”
白衣雪喃喃地道:“阎王爷……阎王爷……好一个霸气的绰号……”
百里尽染脸色阴郁,说道:“那时金主一边与西夏讲信修睦,一边对我大宋以及辽国,皆是虎视眈眈,意欲一举吞并。陆忠平的大弟子穆羽璇和阎忘言等人,更是数次深入我大宋境内,对各大门派极尽暗杀行刺和挑拨离间之能事,掀起了不少的腥风血雨。”
白衣雪恨恨地道:“这种数典忘祖的奸人,枉负了一身的好武艺,非但不肯为国效力,反而到处兴风作浪,为祸更大。”
百里尽染道:“这话是不错的。是以江湖中各门各派,为了威正武德,在择徒选才之时,大多要先看这个人的品性是否端正,既是为了防止门下出现欺师灭祖的不法之徒,也是为了防止心术不正之人习了武后,为非作歹,祸害匪浅。”
白衣雪不禁想起黄公义弑师杀尊的大逆不道行径来,说道:“像这种邪魔外道,无容于天地之间,人人得而诛之。”
百里尽染斜睨了他一眼,淡淡地道:“邪魔外道,初始也并不见得就坏,正人君子,后来受了诱惑,说不定也就成了坏人。”
白衣雪想起陆忠平、黄公义等人,应道:“是。”
百里尽染叹道:“所谓正邪之分,不在门派之别,亦不在技业之异,而在人的一念之间。一念为正,人斯正矣;一念入邪,人斯邪矣。”
白衣雪蓦地想起他先前曾以“酒色财气”来评价四大山庄,也不知此话是否就是另有所指,想要问个明白,终觉难以启齿,一张脸不禁胀得通红。
好在百里尽染似乎全然没有在意他的神情,又道:“唉,扯得远了,我们说回正题。凡习武之人,若想成为绝顶高手,终要追求技艺上的深湛,若无胜负之心,焉能习有所成?可是人的争胜心一起,拘囿于胜负输赢,便有了‘声名障’,‘武学障’便也由此而生。‘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人的心智一旦迷失,只一味地追求索取,而不懂任何的节制,心性的修持自也难以精熟,想要达到武学的绝诣,无异于敲冰求火,枯木生花。”
白衣雪听了似懂非懂,问道:“人起了胜负心,遂生武学障,就会迷失自己的心智,可是若无争胜之心,又哪能学得高深的技艺?请问前辈,那又如何破解呢?”
百里尽染捋须呵呵一笑,说道:“破解?为何要破解?又要破解什么?”
白衣雪心下更觉茫然,呐呐地道:“我……我……”
百里尽染道:“习武之人,只要心中放不下胜负,超越不了功利名相,即便成了绝顶高手,离究竟至极的无上境界,终是差了一层。再者说了,武学如同学识,你爬上一层楼,只道自己已然到了绝顶,岂料上面还有一层楼,如何能够穷尽?”
白衣雪愕然道:“晚辈拙笨,还请前辈明示。”
百里尽染道:“东土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被誉为古往今来武学第一人。他在传授少林功夫之前,于少室山落迹面壁之时,就已经觉悟了大道,习武是为了什么?为了打败天下无敌手么?为了匡扶正义,铲除世间一切不平事么?非也,非也,这些都不是。”说着大摇其头。白衣雪心中一片茫然。
百里尽染续道:“求而得之者,物也;不求而自得者,道也。在达摩祖师的眼里,武学与非武学,已经没有什么分别,求与不求,亦无什么分别。他是没有了贪求之心,先天破除了声名障、文字障、武学障,不受任何名相的干扰,早已圆融无碍。”
白衣雪凝眉沉思,说道:“恩师曾经说过,少林功夫最大的特点是禅武同宗、禅武合一,实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百里尽染点头道:“正是。少林僧人既要参禅打坐,也要习练武艺,这是少林僧人不同于其他寺院僧人的地方。少林禅武合一,门下弟子通过参禅悟道,来加强自身心意的修养。武僧们修炼武学,并非是要争强好胜,而是力求通过修炼少林武学,对禅的领悟达到无胜败心的境界,离开了禅心去练武,则一切无从谈起。少林派历代的高僧,概莫能外。说白了,少林一派修习武学,绝非是为了争什么天下第一,不过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方便法门罢了。”
白衣雪俾有所悟,说道:“是不是少林功夫正因不以技冠武林,败尽天下英雄为目的,始终讲究慈悲为怀,反而超越了武学本身,成为一种由迷而悟,转识成智的禅修之道,从而数百年来备受武林的尊敬和推崇?”
百里尽染微笑道:“正是。少林派内养浩然之气,外练铜筋铁骨,其拳谱上说,‘五行相合一气,心一动而内劲生’,靠的是内气行功以意引气,气入丹田后,潜气内转,周流全身,达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六合境界。故其拳理云,‘身之收纵,步之存进,手之出入,或进或退,或起或落,皆当一气贯注。’久练此功者,筋骨强壮,内气充盈,精力充沛。一旦运功发劲,出手顿足可断碑碎石,非常人所能承受。少林功夫德厚而术深,禅中有拳,拳中有禅,处处显示节制、谦恭之特点,与戾气重重,处处争强好胜的一般江湖拳脚功夫,那又是迥然有别了。”
白衣雪道:“达摩祖师将禅的意味融入习武之中,以禅入武,觉悟本性,是为武学之真谛。”
百里尽染道:“‘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达摩祖师以觉悟本性为入道之基,并以此为基而起无量妙用、无上菩提,及至大道。道贵无心,剑道亦然,要想到得究竟境界,须于剑上见道、证道,只是达摩祖师这种一无所求、大彻大悟的究竟境界,又岂是我等肉体凡胎所能达到?”
白衣雪若有所悟,说道:“旁人的境界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达摩祖师的境界,却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百里尽染眼睛一亮,笑道:“孺子可教也。在达摩祖师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武?无所学而学,无所为而学,方是真正的学,可谓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白衣雪喃喃地道:“无所学而学,无所为而学……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百里尽染道:“绝学者学无所学也,学无所学,学之绝矣;无为者为无所为也,为无所为,为之无矣。”忽地眉头一皱,叹了口气,道:“唉,尽往高处立机锋之论,攀无根之谈,不免陷入文辞上的玄冥深奥,困囿于文字障、名相化,反而更添胡涂。我们还是从你祖师爷当年所创的这套‘素琴剑法’说起。”
白衣雪道:“是。”心下寻思:“祖师爷爷当年创立这套剑法,自是想着日后要传给他的后人,岂料其后变故横生,轩辕师祖乃至师父他老人家,竟都无缘相习。今日我能有机缘见识此套剑法,也不知是从哪里修来的造化。”
第(3/3)页
经营,势力更为庞大,收罗了女真族、契丹族、汉族,以及渤海族等不少的好手。阎忘言投奔了陆忠平后,因他武艺超群,又兼做事心狠手辣,很快便得到了陆忠平的重用。嘿嘿,此人性情善妒残忍,做了无数的坏事,因而背后被人起了个绰号,叫作‘阎王爷’。”
白衣雪喃喃地道:“阎王爷……阎王爷……好一个霸气的绰号……”
百里尽染脸色阴郁,说道:“那时金主一边与西夏讲信修睦,一边对我大宋以及辽国,皆是虎视眈眈,意欲一举吞并。陆忠平的大弟子穆羽璇和阎忘言等人,更是数次深入我大宋境内,对各大门派极尽暗杀行刺和挑拨离间之能事,掀起了不少的腥风血雨。”
白衣雪恨恨地道:“这种数典忘祖的奸人,枉负了一身的好武艺,非但不肯为国效力,反而到处兴风作浪,为祸更大。”
百里尽染道:“这话是不错的。是以江湖中各门各派,为了威正武德,在择徒选才之时,大多要先看这个人的品性是否端正,既是为了防止门下出现欺师灭祖的不法之徒,也是为了防止心术不正之人习了武后,为非作歹,祸害匪浅。”
白衣雪不禁想起黄公义弑师杀尊的大逆不道行径来,说道:“像这种邪魔外道,无容于天地之间,人人得而诛之。”
百里尽染斜睨了他一眼,淡淡地道:“邪魔外道,初始也并不见得就坏,正人君子,后来受了诱惑,说不定也就成了坏人。”
白衣雪想起陆忠平、黄公义等人,应道:“是。”
百里尽染叹道:“所谓正邪之分,不在门派之别,亦不在技业之异,而在人的一念之间。一念为正,人斯正矣;一念入邪,人斯邪矣。”
白衣雪蓦地想起他先前曾以“酒色财气”来评价四大山庄,也不知此话是否就是另有所指,想要问个明白,终觉难以启齿,一张脸不禁胀得通红。
好在百里尽染似乎全然没有在意他的神情,又道:“唉,扯得远了,我们说回正题。凡习武之人,若想成为绝顶高手,终要追求技艺上的深湛,若无胜负之心,焉能习有所成?可是人的争胜心一起,拘囿于胜负输赢,便有了‘声名障’,‘武学障’便也由此而生。‘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人的心智一旦迷失,只一味地追求索取,而不懂任何的节制,心性的修持自也难以精熟,想要达到武学的绝诣,无异于敲冰求火,枯木生花。”
白衣雪听了似懂非懂,问道:“人起了胜负心,遂生武学障,就会迷失自己的心智,可是若无争胜之心,又哪能学得高深的技艺?请问前辈,那又如何破解呢?”
百里尽染捋须呵呵一笑,说道:“破解?为何要破解?又要破解什么?”
白衣雪心下更觉茫然,呐呐地道:“我……我……”
百里尽染道:“习武之人,只要心中放不下胜负,超越不了功利名相,即便成了绝顶高手,离究竟至极的无上境界,终是差了一层。再者说了,武学如同学识,你爬上一层楼,只道自己已然到了绝顶,岂料上面还有一层楼,如何能够穷尽?”
白衣雪愕然道:“晚辈拙笨,还请前辈明示。”
百里尽染道:“东土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被誉为古往今来武学第一人。他在传授少林功夫之前,于少室山落迹面壁之时,就已经觉悟了大道,习武是为了什么?为了打败天下无敌手么?为了匡扶正义,铲除世间一切不平事么?非也,非也,这些都不是。”说着大摇其头。白衣雪心中一片茫然。
百里尽染续道:“求而得之者,物也;不求而自得者,道也。在达摩祖师的眼里,武学与非武学,已经没有什么分别,求与不求,亦无什么分别。他是没有了贪求之心,先天破除了声名障、文字障、武学障,不受任何名相的干扰,早已圆融无碍。”
白衣雪凝眉沉思,说道:“恩师曾经说过,少林功夫最大的特点是禅武同宗、禅武合一,实是一门极深的学问。”
百里尽染点头道:“正是。少林僧人既要参禅打坐,也要习练武艺,这是少林僧人不同于其他寺院僧人的地方。少林禅武合一,门下弟子通过参禅悟道,来加强自身心意的修养。武僧们修炼武学,并非是要争强好胜,而是力求通过修炼少林武学,对禅的领悟达到无胜败心的境界,离开了禅心去练武,则一切无从谈起。少林派历代的高僧,概莫能外。说白了,少林一派修习武学,绝非是为了争什么天下第一,不过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方便法门罢了。”
白衣雪俾有所悟,说道:“是不是少林功夫正因不以技冠武林,败尽天下英雄为目的,始终讲究慈悲为怀,反而超越了武学本身,成为一种由迷而悟,转识成智的禅修之道,从而数百年来备受武林的尊敬和推崇?”
百里尽染微笑道:“正是。少林派内养浩然之气,外练铜筋铁骨,其拳谱上说,‘五行相合一气,心一动而内劲生’,靠的是内气行功以意引气,气入丹田后,潜气内转,周流全身,达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六合境界。故其拳理云,‘身之收纵,步之存进,手之出入,或进或退,或起或落,皆当一气贯注。’久练此功者,筋骨强壮,内气充盈,精力充沛。一旦运功发劲,出手顿足可断碑碎石,非常人所能承受。少林功夫德厚而术深,禅中有拳,拳中有禅,处处显示节制、谦恭之特点,与戾气重重,处处争强好胜的一般江湖拳脚功夫,那又是迥然有别了。”
白衣雪道:“达摩祖师将禅的意味融入习武之中,以禅入武,觉悟本性,是为武学之真谛。”
百里尽染道:“‘如如者,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达摩祖师以觉悟本性为入道之基,并以此为基而起无量妙用、无上菩提,及至大道。道贵无心,剑道亦然,要想到得究竟境界,须于剑上见道、证道,只是达摩祖师这种一无所求、大彻大悟的究竟境界,又岂是我等肉体凡胎所能达到?”
白衣雪若有所悟,说道:“旁人的境界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达摩祖师的境界,却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百里尽染眼睛一亮,笑道:“孺子可教也。在达摩祖师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武?无所学而学,无所为而学,方是真正的学,可谓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白衣雪喃喃地道:“无所学而学,无所为而学……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百里尽染道:“绝学者学无所学也,学无所学,学之绝矣;无为者为无所为也,为无所为,为之无矣。”忽地眉头一皱,叹了口气,道:“唉,尽往高处立机锋之论,攀无根之谈,不免陷入文辞上的玄冥深奥,困囿于文字障、名相化,反而更添胡涂。我们还是从你祖师爷当年所创的这套‘素琴剑法’说起。”
白衣雪道:“是。”心下寻思:“祖师爷爷当年创立这套剑法,自是想着日后要传给他的后人,岂料其后变故横生,轩辕师祖乃至师父他老人家,竟都无缘相习。今日我能有机缘见识此套剑法,也不知是从哪里修来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