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文朔庆阳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造势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当文朔带领着自己的舰队驶向那座孤悬海外的岛屿的时候,身在南京紫禁城的朱棣正拍着桌子发怒:

“泉州知州是谁?他竟然这么大的胆子,说出这种话来!”

站在一旁伺候的王景弘见朱棣发怒,不敢多说什么,只是把朱棣扔在地上的奏疏捡起来重新摆回到龙书案上。

“倭寇犯境、边民受尽磨难。现在三保费尽心力好是叫倭寇在沿海有了收敛之势,他竟然是上疏说三保滥用酷刑、伤害良民百姓导致沿海一片困顿!真是岂有此理!”

朱棣的怒气显然没有完全消退下去,王景弘早就已经和文朔绑在一条船上了,见有人这样弹劾文朔心里自然不忿,但是身为朱棣身边的近臣他当然知道自己改做什么。

“陛下圣明,剿寇怎么能和沿海百姓困顿扯上关系呢?难道说百姓被倭寇袭扰劫掠就要繁荣昌盛了?不过陛下可以看看这份刚刚地进来的奏疏,上面说的倒是和这位泉州知州大人不一样。”

说着他从刚刚抱进来的一堆奏疏里抽出一本递了上去,作为皇帝的近臣不但要掌管皇帝的衣食住行还要负责对于百官上的奏疏做一个预先的整理分类的工作,可以说是皇帝的保姆兼任秘书。这份奏疏可是当初文朔和他交代过的,一定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递送给朱棣。

“是吗?海疆的问题朝中还有人关心着?好我看看。”

朱棣坐回龙椅上翻开了这份奏疏,奏疏是都察院右都御使吴有道,身为都察院的第二把手仅仅次于左都御史陈瑛也是在大明朝廷举足轻重的人物。

这份奏疏写的也是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但是其中并没有多少一般奏疏中的虚言套词。相反是相当的有说服力。一般的大臣上疏为了给皇帝的奏疏都是先引经据典、什么古人云啦圣人言啦的一大堆到最后关键的话确实寥寥几笔带过了,甚至有时候朱棣看着这些大臣上的奏疏写了好几章都不知道要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