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胡柳坡之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甚至延续到李存勖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双方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两个都是打仗不要命的狠人,还都很聪明,很得人心,又都有很大的人格魅力。
李嗣源身边集结了很多人才,李存勖不止一次挖过对方墙角,挖墙脚的过程如下:
晋国灭燕之后李嗣源笼络了很多燕国猛将,里面以元行钦和高行周最为有名。
李存勖深知元行钦骁勇善战,直接向李嗣源要人,大王要人不能不给,李嗣源只能忍痛割爱。
这个元行钦就是后来的李绍荣,确实是个猛人。元行钦在今后的战争中曾经深入敌阵,大杀四方,被敌军一剑击中面门,血流不止,仍然力战不退,被高行周救了出来。
这样一来李存勖又发现了高行周这员猛将,又想收归麾下。但前面已经问李嗣源要过一次人了,这次不好意思开口,就派人直接给高行周递话,许以高官厚禄,诱他来效忠。
这是地地道道地在挖墙脚了。
高行周很光棍,直接怼了回去:“代州养壮士(李嗣源当时为代州刺史),也是为了效忠大王。行周在代州做事,就是在为大王做事,不都是一样的吗?更何况代州李公(李嗣源)对行周兄弟有救命之恩,不忍心有负于他。”
李存勖自讨了个没趣,讪讪而止。
高行周说的话很有道理,勇士向你的手下们效忠不就是向你效忠吗?你偷偷摸摸来挖墙脚算怎么回事儿,难道信不过你的手下吗?
没错,李存勖就是信不过李嗣源。虽然这一点李存勖本人都未必察觉到,但潜意识里他对李嗣源这个人不放心。
因为对方能力太突出,战功太卓著,更重要的一点,这个人不太容易控制。
李存勖是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但在李嗣源那里,他嗅到了威胁(危险)。
这个威胁并不是说李嗣源会造反,而是对方有造反的能力,还有造反成功的可能。
这就不得不防了,防备的手段就是笼络对方手中的人才,消减对方的势力。
这也是无奈之举,在五代时期,手下人太猛、太完美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是个武夫乱政的时代,你指不定什么时候这些武将就要反客为主。
这个问题要通过制度来解决,五代的君主、文臣武将在打打杀杀中一直在求索这一制度,而求索,需要一个过程。
历史到了李存勖这里还没有求索成功,他在晋国地方上实施的还是藩镇(节度使)制度。哪个武将战功卓著,就封其为节度使,辖区军政、财赋、人事一把抓,定期给朝廷进贡就行了,俨然是个独立王国,跟周朝的分封制没啥两样。
在战争年代这么做无可厚非,可以最大限度激发武将的积极性。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节度使无人能制,为武夫乱政提供了土壤。
李存勖灭掉后梁后其实是有机会也有能力来废除节度使制度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后世的君主(后晋、后汉)又没有能力这么做,所以乱战一直在持续,百姓一直在受罪。
制度的问题需要制度来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以文制武,给武将设置藩篱,让他不敢反,反不了。
这里面也要有个度,制约得太狠了,军队没有战斗力;太松了,武将又要搞事情。这个度,赵匡胤把握的比较好,赵光义就走了极端,历史也就顺着极端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这些后面再讲,我们还是来说李存勖。
李存勖不是傻子,他虽然防着李嗣源,但并不怀疑对方的忠心。
而这份可怜的信任又因为李嗣源的这次临阵脱逃而化为乌有。
有能力造反,又不可靠,这样的人必然受到李存勖的猜忌。
猜忌的后果十分严重,严重到自相残杀。当然,这是后话。
李嗣源当场叩首谢罪,李存勖以李从珂此战有功,赦免了对方罪过,罚酒了事,算是遮掩了过去。
第(3/3)页
甚至延续到李存勖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双方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两个都是打仗不要命的狠人,还都很聪明,很得人心,又都有很大的人格魅力。
李嗣源身边集结了很多人才,李存勖不止一次挖过对方墙角,挖墙脚的过程如下:
晋国灭燕之后李嗣源笼络了很多燕国猛将,里面以元行钦和高行周最为有名。
李存勖深知元行钦骁勇善战,直接向李嗣源要人,大王要人不能不给,李嗣源只能忍痛割爱。
这个元行钦就是后来的李绍荣,确实是个猛人。元行钦在今后的战争中曾经深入敌阵,大杀四方,被敌军一剑击中面门,血流不止,仍然力战不退,被高行周救了出来。
这样一来李存勖又发现了高行周这员猛将,又想收归麾下。但前面已经问李嗣源要过一次人了,这次不好意思开口,就派人直接给高行周递话,许以高官厚禄,诱他来效忠。
这是地地道道地在挖墙脚了。
高行周很光棍,直接怼了回去:“代州养壮士(李嗣源当时为代州刺史),也是为了效忠大王。行周在代州做事,就是在为大王做事,不都是一样的吗?更何况代州李公(李嗣源)对行周兄弟有救命之恩,不忍心有负于他。”
李存勖自讨了个没趣,讪讪而止。
高行周说的话很有道理,勇士向你的手下们效忠不就是向你效忠吗?你偷偷摸摸来挖墙脚算怎么回事儿,难道信不过你的手下吗?
没错,李存勖就是信不过李嗣源。虽然这一点李存勖本人都未必察觉到,但潜意识里他对李嗣源这个人不放心。
因为对方能力太突出,战功太卓著,更重要的一点,这个人不太容易控制。
李存勖是个内心十分强大的人,但在李嗣源那里,他嗅到了威胁(危险)。
这个威胁并不是说李嗣源会造反,而是对方有造反的能力,还有造反成功的可能。
这就不得不防了,防备的手段就是笼络对方手中的人才,消减对方的势力。
这也是无奈之举,在五代时期,手下人太猛、太完美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是个武夫乱政的时代,你指不定什么时候这些武将就要反客为主。
这个问题要通过制度来解决,五代的君主、文臣武将在打打杀杀中一直在求索这一制度,而求索,需要一个过程。
历史到了李存勖这里还没有求索成功,他在晋国地方上实施的还是藩镇(节度使)制度。哪个武将战功卓著,就封其为节度使,辖区军政、财赋、人事一把抓,定期给朝廷进贡就行了,俨然是个独立王国,跟周朝的分封制没啥两样。
在战争年代这么做无可厚非,可以最大限度激发武将的积极性。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节度使无人能制,为武夫乱政提供了土壤。
李存勖灭掉后梁后其实是有机会也有能力来废除节度使制度的,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后世的君主(后晋、后汉)又没有能力这么做,所以乱战一直在持续,百姓一直在受罪。
制度的问题需要制度来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以文制武,给武将设置藩篱,让他不敢反,反不了。
这里面也要有个度,制约得太狠了,军队没有战斗力;太松了,武将又要搞事情。这个度,赵匡胤把握的比较好,赵光义就走了极端,历史也就顺着极端的方向发展下去了。
这些后面再讲,我们还是来说李存勖。
李存勖不是傻子,他虽然防着李嗣源,但并不怀疑对方的忠心。
而这份可怜的信任又因为李嗣源的这次临阵脱逃而化为乌有。
有能力造反,又不可靠,这样的人必然受到李存勖的猜忌。
猜忌的后果十分严重,严重到自相残杀。当然,这是后话。
李嗣源当场叩首谢罪,李存勖以李从珂此战有功,赦免了对方罪过,罚酒了事,算是遮掩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