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父子谈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青年,也就是陆秋堂的长子陆昭略带几分讶异抬头;“父亲不等吏部的任命文书了么?”
“哼!”陆秋堂冷笑,“他们要顺天府尹的位子,老子给了,谁再多言一句,老子就撕破脸掀了他们的老底儿!”
当他这个掌管京都的顺天府尹是吃素的,他们哪一家没点把柄握在他手里?
说着,他示意儿子往衙门对面的茶楼去。
陆昭因父亲的神态,微微翘了翘唇角,却未多言,直到父子二人进了对面的茶楼,在一处临窗的雅室坐下,陆秋堂打发陆晓到边上的雅室吃茶。
陆昭这才伸手执了壶,一边替父亲倒茶,一边问:“那京中的案子?”
陆秋堂断然道:“为父好容易抽身出来,自是不管了。”
外人都道,他是因破不了案,这才上书自请贬官,实则却不尽然。
若只是这么一桩案子,他还不至于这么快认怂,实是这里头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疑点。而这个疑点却是一个字都不能往外说,一旦走漏风声,他自身如何还在其次,关键是朝堂之上,怕是要有一番腥风血雨了。
他心怀家国入朝堂,盼得不就是国泰民安,家国昌盛么,何苦在事情还没有明朗之前去点那簇炮仗?
不过,话虽如是说,他还是有点放不下。
走到大开的窗子边,探头出去两边看看,回身坐下,压低声音问儿子:“徐家小七那里,你可问出什么没有?”
他对外宣称,这案子毫无头绪,自然不是真。
他们在那几个二世祖遇害现场,发现了一枚令牌,一枚并没有灼烧痕迹,年头有点久的木质令牌。似乎是贼人刻意留在现场,叫他发现的。
那是徐家亲卫才能拥有的桃花令。
而这支亲卫是被徐家奉为老祖的大齐开国皇后圣慈高皇后在世时,亲手创立的精英卫队,并非徐家的寻常府牌可比。
对本朝而言,镇国公徐家这封号中的“镇国”二字,可不是虚指,大齐立国百年,他家仍是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
做为后族外戚,这百年间,他们虽然明面上,不曾干涉朝堂,但只看大齐五代更迭,都是嫡长即位,便知他家能量。
如今在案发现场,发现他家的桃花令,不管真相如何,这消息一传出去,足够叫江潼和薛京那两个老东西疯狂了。
今上……说到底,与徐家的情份已然淡了许多。
不似太祖皇帝,与圣慈高皇后并肩赢得天下;不似太宗皇帝乃是圣慈高皇后亲子,徐家的亲外孙;亦不似武宗皇帝与徐家尚还有一丝幼年情分在;更不似文宗皇帝性情平和宽厚。
他看似温和实则极有主见,大齐承平近百年,徐家在他心目中,已然褪色不少。
虽然也遵循太祖皇帝当年在神庙之前许下的“赵家一日为天子,徐家一日为后”诺言,娶了徐家女,然则,帝王心中未必不憋屈。
而徐家自圣慈高皇后之后,也再没能出一个如她那般果敢坚毅惊才绝艳的女子。
当然了,这男女之情事,有时候倒也不全然看这些。
总归,当年并肩作战,一同夺得天下的徐赵两家,早不似当年那般亲密无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出现的裂痕,还是出现了。
其实先帝时期已然有些苗头,只不过先帝性情温和,容忍度高罢了。
永安帝则不然,偏偏徐皇后,没有圣慈高皇后之才之威名,却有效仿圣慈高皇后之意。
她亦想三千宠爱在一身,与天子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止在天子扩充后宫之际,屡加阻拦,更对与圣上年少时便情投意合的江贵妃百般刁难。
太子性情太过平和,遇事犹疑不定,反倒晋王干练,处事果断,初接手政务,便办了几宗漂亮的差事。
在这种情形下,消息一传出去,薛京和江潼那两个老东西如何不疯狂?
所以这事儿,不能查,一丝都不能查!不但不能查,连说也不能说,那也只有他吃下这个闷亏了。
陆秋堂心中感叹一闪而过,看向陆昭。
陆昭缓缓摇头:“并无。父亲也知,他家桃花卫早在圣慈高皇后殡天之后,已然隐退,眼下徐家已早不提‘桃花卫’这三个字。便是有,大约也是只受徐国公爷指挥调令,徐轩他看似并不知情。”
这倒也符和陆秋堂的猜测。
说起来,他这一辈子,他没服过什么人,更没服气过什么勋贵世家,唯独对圣慈高皇后和这个徐家,钦佩有加。
若非是她目光长远,早在立国之时,已然让徐家后退,徐家如何能安享尊荣至今?
怕是早和前朝那些外戚一样,被天家来个鸟尽弓藏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今上对徐家的态度,徐家离此似乎也不远了。
想到这儿,陆秋堂微叹一声,压低声音道:“这件事如今看起来,倒也不完全是嫁祸。”
徐家能百年屹立不倒,自然不是蠢才,今上的态度这般明显,他们家难道看不到?
“你可别忘了,咱们大齐,可姓赵亦可姓徐。”不外是当年立国之时,徐家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青年,也就是陆秋堂的长子陆昭略带几分讶异抬头;“父亲不等吏部的任命文书了么?”
“哼!”陆秋堂冷笑,“他们要顺天府尹的位子,老子给了,谁再多言一句,老子就撕破脸掀了他们的老底儿!”
当他这个掌管京都的顺天府尹是吃素的,他们哪一家没点把柄握在他手里?
说着,他示意儿子往衙门对面的茶楼去。
陆昭因父亲的神态,微微翘了翘唇角,却未多言,直到父子二人进了对面的茶楼,在一处临窗的雅室坐下,陆秋堂打发陆晓到边上的雅室吃茶。
陆昭这才伸手执了壶,一边替父亲倒茶,一边问:“那京中的案子?”
陆秋堂断然道:“为父好容易抽身出来,自是不管了。”
外人都道,他是因破不了案,这才上书自请贬官,实则却不尽然。
若只是这么一桩案子,他还不至于这么快认怂,实是这里头有不足为外人道的疑点。而这个疑点却是一个字都不能往外说,一旦走漏风声,他自身如何还在其次,关键是朝堂之上,怕是要有一番腥风血雨了。
他心怀家国入朝堂,盼得不就是国泰民安,家国昌盛么,何苦在事情还没有明朗之前去点那簇炮仗?
不过,话虽如是说,他还是有点放不下。
走到大开的窗子边,探头出去两边看看,回身坐下,压低声音问儿子:“徐家小七那里,你可问出什么没有?”
他对外宣称,这案子毫无头绪,自然不是真。
他们在那几个二世祖遇害现场,发现了一枚令牌,一枚并没有灼烧痕迹,年头有点久的木质令牌。似乎是贼人刻意留在现场,叫他发现的。
那是徐家亲卫才能拥有的桃花令。
而这支亲卫是被徐家奉为老祖的大齐开国皇后圣慈高皇后在世时,亲手创立的精英卫队,并非徐家的寻常府牌可比。
对本朝而言,镇国公徐家这封号中的“镇国”二字,可不是虚指,大齐立国百年,他家仍是当之无愧的定海神针。
做为后族外戚,这百年间,他们虽然明面上,不曾干涉朝堂,但只看大齐五代更迭,都是嫡长即位,便知他家能量。
如今在案发现场,发现他家的桃花令,不管真相如何,这消息一传出去,足够叫江潼和薛京那两个老东西疯狂了。
今上……说到底,与徐家的情份已然淡了许多。
不似太祖皇帝,与圣慈高皇后并肩赢得天下;不似太宗皇帝乃是圣慈高皇后亲子,徐家的亲外孙;亦不似武宗皇帝与徐家尚还有一丝幼年情分在;更不似文宗皇帝性情平和宽厚。
他看似温和实则极有主见,大齐承平近百年,徐家在他心目中,已然褪色不少。
虽然也遵循太祖皇帝当年在神庙之前许下的“赵家一日为天子,徐家一日为后”诺言,娶了徐家女,然则,帝王心中未必不憋屈。
而徐家自圣慈高皇后之后,也再没能出一个如她那般果敢坚毅惊才绝艳的女子。
当然了,这男女之情事,有时候倒也不全然看这些。
总归,当年并肩作战,一同夺得天下的徐赵两家,早不似当年那般亲密无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该出现的裂痕,还是出现了。
其实先帝时期已然有些苗头,只不过先帝性情温和,容忍度高罢了。
永安帝则不然,偏偏徐皇后,没有圣慈高皇后之才之威名,却有效仿圣慈高皇后之意。
她亦想三千宠爱在一身,与天子一生一世一双人。不止在天子扩充后宫之际,屡加阻拦,更对与圣上年少时便情投意合的江贵妃百般刁难。
太子性情太过平和,遇事犹疑不定,反倒晋王干练,处事果断,初接手政务,便办了几宗漂亮的差事。
在这种情形下,消息一传出去,薛京和江潼那两个老东西如何不疯狂?
所以这事儿,不能查,一丝都不能查!不但不能查,连说也不能说,那也只有他吃下这个闷亏了。
陆秋堂心中感叹一闪而过,看向陆昭。
陆昭缓缓摇头:“并无。父亲也知,他家桃花卫早在圣慈高皇后殡天之后,已然隐退,眼下徐家已早不提‘桃花卫’这三个字。便是有,大约也是只受徐国公爷指挥调令,徐轩他看似并不知情。”
这倒也符和陆秋堂的猜测。
说起来,他这一辈子,他没服过什么人,更没服气过什么勋贵世家,唯独对圣慈高皇后和这个徐家,钦佩有加。
若非是她目光长远,早在立国之时,已然让徐家后退,徐家如何能安享尊荣至今?
怕是早和前朝那些外戚一样,被天家来个鸟尽弓藏喽!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以今上对徐家的态度,徐家离此似乎也不远了。
想到这儿,陆秋堂微叹一声,压低声音道:“这件事如今看起来,倒也不完全是嫁祸。”
徐家能百年屹立不倒,自然不是蠢才,今上的态度这般明显,他们家难道看不到?
“你可别忘了,咱们大齐,可姓赵亦可姓徐。”不外是当年立国之时,徐家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