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好,那便选一个地方,作为集市。等有了布匹,我便派人去新野宣传一下,北方来的商人,自然也会来房陵购买布匹。”关平笑呵呵的说道。
新野的特色是糜氏酒,这酒已经远销东亚了,是驰名商标。
新野南北商人汇聚,既然北方缺少布匹,房陵如果能拿出更低廉,又保证质量的布匹,而且新野与房陵并不远,商人们肯定愿意来房陵购买布匹。
正如李忠说的一样,这是节约了贩卖布匹的人力成本。
至于集市设置在什么地方,那当然是好的渡口,而且渡口附近还需要有一块不小的平地。
既然是贩卖布匹的集市,那可能会形成一个小镇规模。
而且如果布匹生意做的太大,资金太多的话,也需得小心防备有人窥视。最好也设置个乡长,招募衙役进行管理。
而且,最好在附近设置军营。
防火防盗防军阀嘛。
对于集市的地点,关平立刻有了目标,便先派遣一名文官任了乡长,并多派小吏,前往辅佐建设管理。
加上要在九县设置工厂,并且建造战船,招募训练新兵,房陵郡内的民军建设,一下子热火朝天。
事情先分摊下去,等过个几天,关平会去集市看看。
这日上午,关平得知了一个消息,便来到了太守衙门前院内。前院内,立着几个苦哈哈的山民。
关平认得其中一个,正是那日打猎的时候遇到的张姓山民。山民之中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老者身穿庶民褐衣,穿着布鞋。衣服上打满了布丁,十分寒酸。但是一双眼睛却极为有神,有读书人的气质。
关平猜测,此人可能是隐居的寒门士人。
“见过太守大人。”那关平认识的山民见到了关平之后,立刻带头行礼。关平一脸笑容扶起了那老者,然后说道:“敢问老先生姓名。”
“回禀大人,小人张邦。”老者很是恭敬的回答道。
随即关平与这老者一番交谈,得知这老者确实是寒门士人,因为迫于官府的横征暴敛,于是率领张家人躲避山中,又陆续有他姓投奔,于是有了三十二户人家的规模。
上一次张邦派遣了几个山民下山贩卖毛皮,药材,与关平相遇。这些山民便将关平的话告诉给了张邦。
张邦鉴于山中生活确实辛苦,也知道关羽是什么人,于是便率人下山投奔,目前三十二户人家,都聚集在城外。
“从此后,我张氏一族,便托付给太守大人了。”张邦很是恭敬的躬身说道。
“老先生言重了,我乃太守。保境安民,乃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关平扶起张邦,慷慨说道,随即又和颜悦色道:“先生放心,城外荒田多。我这便派人选片荒地,安排你们耕种。三十二户可编为一里,老先生便是里长。”
“多谢太守大人。”张邦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对于当里长不当里长无所谓,而关平的态度,才是他所在乎的,于是感激道。
因为这是第一批黑户山民下山来投奔关平,所以关平很重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好,那便选一个地方,作为集市。等有了布匹,我便派人去新野宣传一下,北方来的商人,自然也会来房陵购买布匹。”关平笑呵呵的说道。
新野的特色是糜氏酒,这酒已经远销东亚了,是驰名商标。
新野南北商人汇聚,既然北方缺少布匹,房陵如果能拿出更低廉,又保证质量的布匹,而且新野与房陵并不远,商人们肯定愿意来房陵购买布匹。
正如李忠说的一样,这是节约了贩卖布匹的人力成本。
至于集市设置在什么地方,那当然是好的渡口,而且渡口附近还需要有一块不小的平地。
既然是贩卖布匹的集市,那可能会形成一个小镇规模。
而且如果布匹生意做的太大,资金太多的话,也需得小心防备有人窥视。最好也设置个乡长,招募衙役进行管理。
而且,最好在附近设置军营。
防火防盗防军阀嘛。
对于集市的地点,关平立刻有了目标,便先派遣一名文官任了乡长,并多派小吏,前往辅佐建设管理。
加上要在九县设置工厂,并且建造战船,招募训练新兵,房陵郡内的民军建设,一下子热火朝天。
事情先分摊下去,等过个几天,关平会去集市看看。
这日上午,关平得知了一个消息,便来到了太守衙门前院内。前院内,立着几个苦哈哈的山民。
关平认得其中一个,正是那日打猎的时候遇到的张姓山民。山民之中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
老者身穿庶民褐衣,穿着布鞋。衣服上打满了布丁,十分寒酸。但是一双眼睛却极为有神,有读书人的气质。
关平猜测,此人可能是隐居的寒门士人。
“见过太守大人。”那关平认识的山民见到了关平之后,立刻带头行礼。关平一脸笑容扶起了那老者,然后说道:“敢问老先生姓名。”
“回禀大人,小人张邦。”老者很是恭敬的回答道。
随即关平与这老者一番交谈,得知这老者确实是寒门士人,因为迫于官府的横征暴敛,于是率领张家人躲避山中,又陆续有他姓投奔,于是有了三十二户人家的规模。
上一次张邦派遣了几个山民下山贩卖毛皮,药材,与关平相遇。这些山民便将关平的话告诉给了张邦。
张邦鉴于山中生活确实辛苦,也知道关羽是什么人,于是便率人下山投奔,目前三十二户人家,都聚集在城外。
“从此后,我张氏一族,便托付给太守大人了。”张邦很是恭敬的躬身说道。
“老先生言重了,我乃太守。保境安民,乃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关平扶起张邦,慷慨说道,随即又和颜悦色道:“先生放心,城外荒田多。我这便派人选片荒地,安排你们耕种。三十二户可编为一里,老先生便是里长。”
“多谢太守大人。”张邦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对于当里长不当里长无所谓,而关平的态度,才是他所在乎的,于是感激道。
因为这是第一批黑户山民下山来投奔关平,所以关平很重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