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各位其主】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仲接回临淄家中。
没多久,齐桓公奖赏拥立之功,大小官员多有封赏。高、国这样的世家公卿都加封了采邑。齐桓公特将鲍叔牙请来,要拜他为卿。当初是鲍叔牙陪他出奔莒国,躲过齐国的内乱,也是鲍叔牙只身入临淄,说服齐国公卿大夫支持他继位国君,又是鲍叔牙果断出击,挥师压境,逼得鲁国杀死公子纠,为他扫平了隐患,在齐桓公内心,鲍叔牙是执政卿的不二人选。
没想到鲍叔牙直接推辞了:“治理国家,非臣之所能也!”
齐桓公连说我知道老师的本事,您就不要再推辞了。
鲍叔牙笑着说:“所谓知我,只不过是小心谨慎、循礼守法而已,这些都算不上治国之才。治国之才者,对内能安抚民众,对外能扫平四夷,功勋能够施加于王室,恩泽能够散布于诸侯,比起这样的王佐之才,臣可差得远啦!”
鲍叔牙的一席话让齐桓公心动,他挪到鲍叔牙身旁,“当今天下真有这样的人?”
“有!管仲就是这样的人!”鲍叔牙正色道,“如果国君只是要齐国强盛,臣足以胜任,如果国君要成就一番霸业,非用管仲不可!”
千百年来,多少高才之人贪恋权势,多少庸碌之辈尸位素餐,有几人能够坦然地说自己不能胜任某个职务,又有几人能因为别人更加合适而极力地推荐。这绝不仅仅是友谊的作用,这更是一个人的品德。
“霸业?”齐桓公喃喃道,“那就请老师把他招来,寡人要听听他的才学。”
“非常之人,必须以非常之礼对待,臣以为国君应当亲自拜会他。”鲍叔牙摇摇头,他相信管仲的能力,他也相信齐桓公是一个值得管仲为之效力的国君,但是能成就大业者,必定是胸怀广阔、重视人才之人。“臣想,四方贤能之人听说国君能够这样礼贤下士,不计私仇,还有谁不愿为齐国效力!”
齐桓公略一沉思,起身向鲍叔牙施礼,“谢老师指点!”
齐桓公让太卜选了日子,沐浴更衣,亲自去拜会管仲。在这之前,鲍叔牙已经将管仲送离了鲍府,安置到了郊外的公馆,他这么做一是要让管仲独享这个闪亮的登场,二是让齐国民众看一看,齐国的新君是多么地重视人才。
鲍叔牙的目的达到了,当天观者如潮,“争贺君侯得相臣,谁知即是槛车人”,齐国人无不称赞桓公的度量。
管仲出场了,他先拜倒在地,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赶忙将他扶起,赐坐。管仲连称自己侥幸被赦免不死,已经很是万幸了,怎么再敢就坐。齐桓公施礼,寡人要向先生请教,先生不坐,寡人不敢请教。管仲这才还礼就坐。
齐桓公开始了他的第一个问题:“齐国是千乘之国,先君僖公曾有小霸称号,可襄公即位以来政令无常,以至于酿成大祸,导致齐国人心不稳,国势不张。寡人想要重整国政,重振朝纲,该从哪里下手?”齐桓公问得很有水平,他没有问上来就问怎样图强图霸,而是先问怎样重整国政,重振朝纲,因为桓公知道当前最需要做什么,一个国家的根基不稳自然无法奢谈什么图强、图霸。
管仲的回答非常经典,“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廉耻后来成为儒家的思想基础,礼不踰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确立了四维,国家也就确立了秩序,人们就不会逾越规范,不会妄自求进,不会掩饰过错,不会趋从坏人,这就是思想道德的建设!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齐桓公只觉得豁然开朗,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与管仲的交谈将带他进入一个广袤的、从未曾涉足的境界,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鲍叔牙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荐管仲,为什么屡次夸耀他为经天纬地之才!齐桓公开始连连发问,越问越深,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民生、法制、外交、教育、管理各个方面,管仲则一一耐心解答,这是一个系统的治国章程,从大战略到小细节,甚至涉及山林防火、历法。这是一次风云对话,就在这对话之间,齐国乃至整个中原大地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国历史也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明代学者赵用贤称“王者之法莫备于周公,善变周公之法者莫精于管仲”,今天的我们依然能从管仲的回答中感受他的开明自由、博大精深。在这里,笔者将其中的一些对话摘出来,当然为了更好地体现管仲的施政理念,笔者会把管仲拜相后的一些执政思想和故事融合其中,我们可以称其为“管子思想”。
~~管子思想~~
首先,管仲提出了“仓禀实则知礼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