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三章【管子思想】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定了“三选法”官员选拔制度,首先乡选,然后官选,最后君选。
管仲把官吏分为七种:
法臣,依法度行事;
饰臣,好名无实;
侵臣,暗中破坏国家法令;
谄臣,迷惑君主;
愚臣,愚笨不明;
奸臣,祸乱朝政;
乱臣,攻击君主。
但在用人原则上,管仲认为应该“任其所长,不任其短”,不要因为有了一些瑕疵而忽略了人才,这一用人原则对于历代用人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管仲把战争分为义与不义,认为战争性质对于胜败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功立事,必顺于理义,故不理不胜天下,不义不胜人。”他强调民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要“布德诸侯”,做到“近无不服,远无不听”,要想“得众”一定要“得其心”,民众同心协力,才能保证战争胜利。
当然,主观的“民心”向背并不能决定一切,战争拼的是军队战斗力,拼的是士兵素养,拼的是指挥者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艺术,拼的是国家底蕴和实力。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有效组织起相应的兵力,不能有效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战胜对手了。管仲为此制定了“作战内政以寄军令”,这是军政一体化的方略,把军事组织与行政组织连为一体。规定以家、轨、里、连、乡为单位的行政组织,城郭内五家为一轨,轨有轨长;十轨为一里,里设有司;四里为一连,连有连长;十连为一乡,乡有良人;由齐桓公管辖十一乡,天子二守国氏、高氏各管辖五乡,三个各自管辖的乡群又称“三国(郭)”,这种制度被称为“三其国”。鄙野间五家为一轨,六轨为一邑,十邑为一卒,十卒为一乡,三乡为一属,属有大夫,这叫做“五其鄙”。管仲通过“五其鄙”制度把之前疏于管制的鄙野之民也纳入户籍管理体系中规范了起来,加强对鄙野人口的统筹管理和调用,鄙野人口成为了齐国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相应的也成为军事战争的生力军。
“三其国,五其鄙”是垂直方向的管理。
管仲另外加强了扁平方向管理,设置市场,手工业设立三族,湖泽设立三虞,山林设立三衡。然后实行“五人为伍,五十人为小戌,二百人为卒,二千人为旅,万人为军”的军事组织同行政组织对应的联合体。
为了解决武器装备问题,军备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六里见方的区域为一暴,战争时要献出战车一乘,包含四匹战马,二十八名甲士,二十名盾牌手,三十名民夫,同时承担相应的军费。
管仲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把粮食生产视作强兵广地的基础,“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民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同时他十分重视手工业的发展,把“工”作为平定天下的必要条件。
曾做过商人的管仲对于工商业尤为重视,“无市,则民乏矣”,他在齐国商业发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自由贸易方针,制定许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比如征税,如果在关卡收过税就不在市场重复收,如果在市场收税则不在关卡重复收。齐国的税率很低,低至“五十而取一”、“关赋百取一”,甚至在一些特定时期,对某些商品干脆免税,《管子霸形》就有记载,“关几而不征,市书而不赋”,意思就是关卡只检查而不收税、市场只登记而不收税。
而且,管仲创造性的将外商货物的多少与服务档次相挂钩,从而激励外商增加贸易量。《管子轻重乙》记载“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这就是说,拉一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免费提供饮食;拉三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另外免费提供马的饲料;拉五车货到齐国的外商则由**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