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天下霸主】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公子无亏返回齐国时特地留下三千士兵,以帮助卫国守护漕邑。无亏回国后向齐桓公汇报了卫国的情况,着重提到卫文公的辛苦创业和弘演的忠烈壮举。
齐桓公听后感叹道:“竟会有如此忠臣,卫国不会灭亡啊!”
管仲则建议重新选一片地方为卫国修筑城池,也省得齐国派兵守护,劳民伤财。
齐桓公深以为然,他与管仲大致筹划一下,准备召集诸侯共同出一把力。就在这时邢国又派人求援,狄人突然又攻打邢国,情势十分危急!
邢侯搏戎~~
邢国为周成王所封,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北邢台一带。首任国君为周公旦的第四子苴,邢国是狄戎活动频繁的地区,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及狄人南侵中原的重任,同时联络齐、卫,并与北方的燕国遥相呼应。
邢国自建国开始,就与狄戎长期交战,邢国以一己之力抗衡戎狄数百年,史籍中多次记载邢国大破北戎的战绩,邢国履行了屏藩周疆的重任,留下“邢侯搏戎”的美谈。春秋初期,北狄中的一支日益发展壮大,开始走向扩张之路,而邢国国势却渐渐衰落,此消彼长间,邢国已经无法独立应对这个昔日的对手了,当北狄大举入侵时,无奈的邢侯急忙派人传书向齐国求援。
齐桓公问管仲,怎么办?
管仲回答:“当然要救,诸侯之所以听从齐国号令就是因为齐国能够扶危济弱,我们没能及时救援卫国,若再不救邢国,那齐国霸业可就危险了!”
齐桓公于是传檄宋、鲁、曹、邾四国,要他们各派兵马约定在聂北(今山东茌平一带)集合,合力救邢。
宋国和曹国得到号令立即出兵抵达聂北。此时这两国加上齐国兵力已经足够抗击狄人了,管仲却建议桓公暂缓用兵。
莫非管仲有更好的破敌之策?
非也!
管仲的理由是现在狄人刚刚进攻,此时出兵,齐国功劳就太小了,不如等到邢国被打得快支持不住时再出手,那时狄人也疲惫不堪了,“驱疲狄而援溃邢,所谓力省而功多者也!”
管仲果真是商人的出身、政客的头脑,一切都要从利益出发,邢国的存亡和民众的生死都只是他算计的一部分!
齐桓公听从他的建议,以鲁国和邾国未到为理由,就地屯兵,并暗中派人打探前方战事进展如何
这一等就是两个月。
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邢国终于坚持不住了,防线被突破,邢军溃败,邢侯带领国人逃向聂北齐国营地。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日思夜盼的齐桓公,齐桓公拉住他的手,深情地说:“都怪寡人没有及时救援,以至于贵国受苦,其罪在我呀!”
齐、宋、曹三国军队这才拔营起兵,待赶到邢国时,狄人早就跑了,他们得知三国联军到来,就放了一把大火,往北飞驰而去。
齐桓公传令大军投入到灭火行动中,看着到处是倒塌的房屋,火烧的痕迹,实在无法居住了,桓公问邢侯:“之前的老城区还能居住么?”
邢侯是个明白人,他回答道:“民众大多逃到了夷仪(今邢台西北一带),我也准备迁都到那里。”
于是齐桓公传令三国军队各自带上工具,前往夷仪修筑城池。另外又重建朝堂、太庙,并帮助邢国盖了民房,然后从齐国运来粮食、牛马、布匹支援邢国。
邢国上下无不对齐桓公感恩戴德。
紧接着齐桓公又带领宋、曹军队前往卫国。
卫文公带领卫人早在迎接了,齐桓公远远看到外甥依然穿着丧服,恻隐之心更重,他对卫文公说这次前来就是要为卫国建设国都,你可有中意的地方?
卫文公回答已经占卜过,吉地选在楚丘,可是卫国实在没有能力修筑城池。
齐桓公一听地方已经选好,就表示建设的事就包给我们吧!并立即宣布工程队开往楚丘。
为了感谢齐桓公再造之功,卫文公特地作诗一首,名曰《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成语“投木报琼”就是出自此处。
后世称齐桓公为五霸之首,因为他最早称霸,因为他九合诸侯数次会盟,更因为他“兴灭继绝存三国”的不世功劳:立鲁僖公保全了鲁国,重建夷仪保全了邢国,建设楚丘保全了卫国。
当然,对于齐桓公兴灭继绝的壮举,我们除了表示崇高的敬意之外,还要为他高超的政治手段所折服。
邢国、卫国相继沦陷,意味着中原诸侯在黄河下游以北失去了战略纵深,狄人的势力极有可能直接突破黄河,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公子无亏返回齐国时特地留下三千士兵,以帮助卫国守护漕邑。无亏回国后向齐桓公汇报了卫国的情况,着重提到卫文公的辛苦创业和弘演的忠烈壮举。
齐桓公听后感叹道:“竟会有如此忠臣,卫国不会灭亡啊!”
管仲则建议重新选一片地方为卫国修筑城池,也省得齐国派兵守护,劳民伤财。
齐桓公深以为然,他与管仲大致筹划一下,准备召集诸侯共同出一把力。就在这时邢国又派人求援,狄人突然又攻打邢国,情势十分危急!
邢侯搏戎~~
邢国为周成王所封,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北邢台一带。首任国君为周公旦的第四子苴,邢国是狄戎活动频繁的地区,肩负着阻止戎人东出太行及狄人南侵中原的重任,同时联络齐、卫,并与北方的燕国遥相呼应。
邢国自建国开始,就与狄戎长期交战,邢国以一己之力抗衡戎狄数百年,史籍中多次记载邢国大破北戎的战绩,邢国履行了屏藩周疆的重任,留下“邢侯搏戎”的美谈。春秋初期,北狄中的一支日益发展壮大,开始走向扩张之路,而邢国国势却渐渐衰落,此消彼长间,邢国已经无法独立应对这个昔日的对手了,当北狄大举入侵时,无奈的邢侯急忙派人传书向齐国求援。
齐桓公问管仲,怎么办?
管仲回答:“当然要救,诸侯之所以听从齐国号令就是因为齐国能够扶危济弱,我们没能及时救援卫国,若再不救邢国,那齐国霸业可就危险了!”
齐桓公于是传檄宋、鲁、曹、邾四国,要他们各派兵马约定在聂北(今山东茌平一带)集合,合力救邢。
宋国和曹国得到号令立即出兵抵达聂北。此时这两国加上齐国兵力已经足够抗击狄人了,管仲却建议桓公暂缓用兵。
莫非管仲有更好的破敌之策?
非也!
管仲的理由是现在狄人刚刚进攻,此时出兵,齐国功劳就太小了,不如等到邢国被打得快支持不住时再出手,那时狄人也疲惫不堪了,“驱疲狄而援溃邢,所谓力省而功多者也!”
管仲果真是商人的出身、政客的头脑,一切都要从利益出发,邢国的存亡和民众的生死都只是他算计的一部分!
齐桓公听从他的建议,以鲁国和邾国未到为理由,就地屯兵,并暗中派人打探前方战事进展如何
这一等就是两个月。
处于水深火热中的邢国终于坚持不住了,防线被突破,邢军溃败,邢侯带领国人逃向聂北齐国营地。在这里他终于见到了日思夜盼的齐桓公,齐桓公拉住他的手,深情地说:“都怪寡人没有及时救援,以至于贵国受苦,其罪在我呀!”
齐、宋、曹三国军队这才拔营起兵,待赶到邢国时,狄人早就跑了,他们得知三国联军到来,就放了一把大火,往北飞驰而去。
齐桓公传令大军投入到灭火行动中,看着到处是倒塌的房屋,火烧的痕迹,实在无法居住了,桓公问邢侯:“之前的老城区还能居住么?”
邢侯是个明白人,他回答道:“民众大多逃到了夷仪(今邢台西北一带),我也准备迁都到那里。”
于是齐桓公传令三国军队各自带上工具,前往夷仪修筑城池。另外又重建朝堂、太庙,并帮助邢国盖了民房,然后从齐国运来粮食、牛马、布匹支援邢国。
邢国上下无不对齐桓公感恩戴德。
紧接着齐桓公又带领宋、曹军队前往卫国。
卫文公带领卫人早在迎接了,齐桓公远远看到外甥依然穿着丧服,恻隐之心更重,他对卫文公说这次前来就是要为卫国建设国都,你可有中意的地方?
卫文公回答已经占卜过,吉地选在楚丘,可是卫国实在没有能力修筑城池。
齐桓公一听地方已经选好,就表示建设的事就包给我们吧!并立即宣布工程队开往楚丘。
为了感谢齐桓公再造之功,卫文公特地作诗一首,名曰《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成语“投木报琼”就是出自此处。
后世称齐桓公为五霸之首,因为他最早称霸,因为他九合诸侯数次会盟,更因为他“兴灭继绝存三国”的不世功劳:立鲁僖公保全了鲁国,重建夷仪保全了邢国,建设楚丘保全了卫国。
当然,对于齐桓公兴灭继绝的壮举,我们除了表示崇高的敬意之外,还要为他高超的政治手段所折服。
邢国、卫国相继沦陷,意味着中原诸侯在黄河下游以北失去了战略纵深,狄人的势力极有可能直接突破黄河,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