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哈佛听“文革”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甫到哈佛,正是新学期的开始。各类课程、讲座的告示,贴满了校园。学生们背着书包,夹着厚厚的课本、讲义,个个行色匆匆。气氛既紧张又有条不紊。当然在这纷忙景色中最吸引我注意的,还是哈佛怎样进行有关当代中国的课程。事有凑巧,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原主任麦克法夸尔教授的“文化大革命”课在1月底正式开讲。于是,我这个“陌生客”便也跻身于急匆匆的行列之中。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文化大革命”课竟如此风靡哈佛,吸引了众多的学生,以致原由校方安排的教室因实在拥挤不堪而连续更换新址。

据统计,今年(1997年——编者)选修“文化大革命”课的学生共计370人,分为27个班。校方仅助教就请了10名(按美国的上课方法,教授一周授课两次,每次一小时,然后即分班讨论,助教再在小班上提供进一步的辅导)。在以提倡文化多元、学术自由和分散管理为标榜的哈佛,出现这样规模的“大课”,是近年来少见的。关于这其中的原因,以及它同当今美国社会某些变化着的现象之间的关系,我将在下文略作分析。

“文化大革命”课是作为“外国文化”类的课程提供给学生的,对可能相当多的哈佛本科生而言,“外国文化”是一门必修课,也就是学校所说的“核心”课程。这即是说,不管专攻理科还是有意在文科方面发展的学生,都要有“外国文化”课的学分。据说,哈佛管理层有这样的看法:哈佛的学生不仅要熟习本国文化,更要对外国文化有所认识。显然,这样做是颇有眼光的。

但在我看来,如从纯文化的意义上理解,“文化大革命”课更像一门历史课程。因为它的主题是叙述已经过去20余年的中国的一场政治运动。而其考查的对象和研究的方法,也都是以历史事件间的相互联系与发展为目标。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它同国内“文化大革命”史研究已相对固定的布局有着很一致的地方。那么,哈佛为什么要把它当作“外国文化”类的课开出来,而且吸引了众多的学生,是很耐人寻味的。

下面是“文化大革命”课程的授课提纲。连同概论共分为6个部分23讲,现抄录于此:

1.“文化大革命”概论

第一部分:中国革命的起源

2.帝国统治秩序的崩溃,1836-1916

3.中国共产党的胜利,1917—1949

第二部分:“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4.中国共产党统治的稳固,1949—1965

5.道路分歧

第三部分:第一次排炮

6.批斗“三家村”

7.“炮

(本章未完,请翻页)